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 > 法院执行费的收取标准与相关规定

法院执行费的收取标准与相关规定

时间:2024-09-27 浏览:15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6522

法院执行费的收取标准

一、执行措施的制作和公开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执行措施时,必须制作裁定书并送达被执行人。同时,在执行措施实施后,法院应及时向双方当事人告知相关情况,或以便于当事人查询的方式公开信息。

二、申请执行费的收取标准

根据《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规定,申请执行费按以下标准收取:1. 申请执行案件:- 执行金额或价额在1万元以下的,每件交纳50元;- 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 超过50万元的部分,按0.1%交纳。2. 申请诉讼保全措施:- 保全财产的金额或价额不满1000元的,每件交纳30元;- 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1%交纳;- 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3. 海事海商案件:- 申请扣押船舶的,每件交纳1000元至5000元;- 申请债权登记的,每件交纳500元;- 申请留置货物、燃料的,每件交纳500元;- 申请船东责任限制的,按申请限制数额的0.1%交纳,但最低不少于500元。

三、申请执行费的交纳

1. 在办理执行案件时,人民法院依法收取申请执行费。在立案受理阶段,执行法院不预收申请执行费。2. 执行法院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标的额,按照《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的规定,计算出全案的申请执行费数额,并从首期已执行的款项中收取。收取的申请执行费数额计入应执行的标的金额中,与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债务一并执行。3. 在裁定中止、终结执行时,执行法院根据已执行款项计算出应收取的申请执行费数额,并及时退还多收取的费用给申请执行人。4. 若被执行人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需要裁定以物抵债时,执行法院根据以物抵债金额计算应收取的申请执行费,并通知申请执行人限期交纳。若申请执行人逾期未交纳且不符合规定的情形,执行法院不下达以物抵债的裁定。5. 在案件中止、终结后,当事人申请恢复执行时,按照规定收取申请执行费。

四、申请执行费的减免

被执行人为以下人员或单位之一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减免申请执行费:- 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 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孤儿或农村"五保户";- 国家规定的优抚对象且生活困难的人员;- 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领取失业救济金,无其他收入且生活困难的人员;- 因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导致生活困难,正在接受国家救济或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人员;- 福利院、孤儿院、敬老院、优抚医院、精神病院、SOS儿童村等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单位和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福利企业;- 法院认为可以减免申请执行费的其他情形。

五、免交申请执行费的对象

免交申请执行费的措施仅适用于经济确有困难的自然人、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单位和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福利企业。

六、申请减免申请执行费的程序

当事人申请减交或免交申请执行费时,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材料,包括《申请书》等。《申请书》应明确载明减免申请执行费的事实、理由和请求,并提供足以证明减免情形的证据材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干部身份的确认问题。干部身份在中国仍然存在并涉及到职称认定、工龄审核等方面。干部身份的确认涉及不同情况,包括统招的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以及非统招类的毕业生等。要明确身份需要办理相应的手续,例如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干部吸收和录用手续等。此外,买断工

  • 协商解决

    解决纠纷的四种途径: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其中,协商和调解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而仲裁和诉讼则具有。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同时,提到了相关法律条款作为参考。

  •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书记员在我国司法体系中的行政地位和法律定位。书记员是人民法院的行政工作人员,负责法庭审理记录等审判辅助事务,其职责受到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担任书记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国籍、拥护宪法、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等。同时,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曾被开除

  •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法庭录音的合法性问题,指出在我国一般情况下法庭不公开录音,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案件不公开审理时录音不合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如哄闹、冲击法庭、侮辱司法工作人员等,并强调了对这些行为的处罚措施。

  • 审监庭调解、和解工作经验总结
  •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