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纠纷诉讼时效解析
时间:2024-10-13 浏览:4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的相关内容
一、房产买卖纠纷诉讼时效的不同情况
房产买卖纠纷诉讼时效一般为两年,延付、迟付、拒付租金诉讼时效为一年,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具体的房产买卖纠纷诉讼时效分为三种情况:
- 房地产纠纷一般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一般时效为两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两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房地产纠纷特别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第三项规定,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情况,诉讼时效为一年。超过一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房地产纠纷最长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换言之,即权利人不知道或者不应该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请求人民法院保护也应在二十年时效之内提出,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综上所述,一般诉讼时效和特别诉讼时效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而最长时效则是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房产买卖纠纷诉讼中的举证要求
- 谁主张,谁举证:当事人应当寻找与自己案件有关的法律文件,确定谁应负举证责任,并尽力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证据。
- 证据的真实合法: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必须真实、合法。不得编造、伪造证据或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同时,在收集证据时要遵守法律规定。
- 把握好举证中心:当事人在举证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自己的诉讼请求及陈述的事实进行举证,避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地提供证据。
- 及时提交证据:当事人应及时向法院提交证据。在起诉或答辩时、开庭前、开庭中,甚至二审审理时都可以提交证据。最好在庭前交换证据,以提高诉讼效率。
- 证据上交前的审查:当事人应在开庭审理前审查对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判断其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从而在庭审质证过程中掌握主动。
- 举证责任的免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当事人可以免除证明该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真实合法的举证责任,除非对方当事人提出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
- 保密义务:当事人在举证过程中应注意保守秘密,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同时,当事人提交证据时应索要收据,以防遗失。
以上便是有关房产纠纷诉讼时效和举证要求的相关内容。合法保护房地产买卖关系,切实保护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打击违法活动,是人民法院处理、调解房产纠纷诉讼的基本原则。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民诉法意见》和《民诉证据规定》,原告增加或变更诉讼请求需在法庭辩论结束前和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实践中存在争议和宽松处理的情况。对于变更诉讼标的和诉讼标的额的不同情况,需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该程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进行,包括起诉条件、起诉状的递交以及调解程序等步骤。起诉需符合相关条件,起诉状可书面递交或口头起诉并由法院记录。适合调解的纠纷可先行调解,除非当事人拒绝。
-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包括上诉的方式、审理的方式以及审理结果等。第二审程序是对第一审人民法院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审理的法律程序,必须遵循一定步骤和方式。上诉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审理则包括开庭审理和不开庭审理两种方式。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
-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和庭审程序。普通程序的案件审理期限通常为立案后六个月内,而简易程序则为四十五天内。庭审程序包括开庭准备、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合议庭评议等环节。其中,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是核心部分。
-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
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