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纠纷诉讼时效解析
时间:2024-10-13 浏览:4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的相关内容
一、房产买卖纠纷诉讼时效的不同情况
房产买卖纠纷诉讼时效一般为两年,延付、迟付、拒付租金诉讼时效为一年,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具体的房产买卖纠纷诉讼时效分为三种情况:
- 房地产纠纷一般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一般时效为两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两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房地产纠纷特别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第三项规定,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情况,诉讼时效为一年。超过一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房地产纠纷最长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换言之,即权利人不知道或者不应该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请求人民法院保护也应在二十年时效之内提出,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综上所述,一般诉讼时效和特别诉讼时效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而最长时效则是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房产买卖纠纷诉讼中的举证要求
- 谁主张,谁举证:当事人应当寻找与自己案件有关的法律文件,确定谁应负举证责任,并尽力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证据。
- 证据的真实合法: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必须真实、合法。不得编造、伪造证据或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同时,在收集证据时要遵守法律规定。
- 把握好举证中心:当事人在举证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自己的诉讼请求及陈述的事实进行举证,避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地提供证据。
- 及时提交证据:当事人应及时向法院提交证据。在起诉或答辩时、开庭前、开庭中,甚至二审审理时都可以提交证据。最好在庭前交换证据,以提高诉讼效率。
- 证据上交前的审查:当事人应在开庭审理前审查对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判断其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从而在庭审质证过程中掌握主动。
- 举证责任的免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当事人可以免除证明该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真实合法的举证责任,除非对方当事人提出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
- 保密义务:当事人在举证过程中应注意保守秘密,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同时,当事人提交证据时应索要收据,以防遗失。
以上便是有关房产纠纷诉讼时效和举证要求的相关内容。合法保护房地产买卖关系,切实保护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打击违法活动,是人民法院处理、调解房产纠纷诉讼的基本原则。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直接进行二审是违反程序的。民事诉讼二审流程包括立案、开庭、当事人的履行义务和申请再审等环节。二审法院对上诉或抗诉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
当事人陈述前后矛盾的认定标准
当事人陈述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矛盾认定标准。一方面,需慎重采用当事人的陈述,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需与其他证据相互补充。另一方面,不应夸大或弱化当事人的陈述效力,法官不应仅凭当事人陈述的前后矛盾等情况直接判断案件事实真伪。同时,法官在庭审中的
-
一、二审案件的合议庭审理要求
我国民事诉讼中一、二审案件的合议庭审理要求。对于一审案件,如案件事实清楚、简单、标的额不大,可采用简易程序审理。二审案件必须组成合议庭审理,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不开庭审理,如上诉请求不成立、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等。
-
民事案件审理时间
民事案件的审理时间及相关规定。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可延长;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上诉案件审理对判决的应在三个月内审结,对裁定的应在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三十日内或公告期满后审结。
-
江歌案庭审临近,华人境外犯罪中国法律能否对其进行追责
-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
合并审理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