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纠纷诉讼时效解析
时间:2024-10-13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房产纠纷诉讼时效的相关内容
一、房产买卖纠纷诉讼时效的不同情况
房产买卖纠纷诉讼时效一般为两年,延付、迟付、拒付租金诉讼时效为一年,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具体的房产买卖纠纷诉讼时效分为三种情况:
- 房地产纠纷一般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一般时效为两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超过两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房地产纠纷特别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第三项规定,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情况,诉讼时效为一年。超过一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房地产纠纷最长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换言之,即权利人不知道或者不应该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请求人民法院保护也应在二十年时效之内提出,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综上所述,一般诉讼时效和特别诉讼时效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而最长时效则是从权利人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房产买卖纠纷诉讼中的举证要求
- 谁主张,谁举证:当事人应当寻找与自己案件有关的法律文件,确定谁应负举证责任,并尽力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证据。
- 证据的真实合法: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必须真实、合法。不得编造、伪造证据或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同时,在收集证据时要遵守法律规定。
- 把握好举证中心:当事人在举证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自己的诉讼请求及陈述的事实进行举证,避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地提供证据。
- 及时提交证据:当事人应及时向法院提交证据。在起诉或答辩时、开庭前、开庭中,甚至二审审理时都可以提交证据。最好在庭前交换证据,以提高诉讼效率。
- 证据上交前的审查:当事人应在开庭审理前审查对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判断其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从而在庭审质证过程中掌握主动。
- 举证责任的免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当事人可以免除证明该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真实合法的举证责任,除非对方当事人提出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
- 保密义务:当事人在举证过程中应注意保守秘密,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同时,当事人提交证据时应索要收据,以防遗失。
以上便是有关房产纠纷诉讼时效和举证要求的相关内容。合法保护房地产买卖关系,切实保护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打击违法活动,是人民法院处理、调解房产纠纷诉讼的基本原则。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犯罪嫌疑人送检前是否一定会被捕
犯罪嫌疑人送检前是否一定会被捕的问题。案件移送检察院并不表示犯罪嫌疑人必定被逮捕,逮捕与审查起诉无必然联系。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若有逮捕需求,需提交逮捕申请并经过检察院审批。检察院审查逮捕时,可讯问犯罪嫌疑人及询问证人,辩护
-
一、上诉程序及开庭时间
中国民事案件中上诉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上诉到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第二审审结期限有限。同时详细阐述了民事案件上诉的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等。文章还指出
-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开庭时间与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关。简易程序案件当事人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内开庭,普通程序案件需30天后开庭。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公告送达期限为60天。民事案件立案及开庭时间具体程序包括立案通知、答辩
-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法律规定。法庭审理笔录是记录法院裁判案件全部审判活动的书面材料,真实反映庭审过程,具有法律依据。书记员需按法律规定记录法庭审理活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权申请补正笔录。法庭笔录应当在庭审过程中当庭宣读,并在确认无误后由
-
合同纠纷的判决书何时出具?
-
一审法官未送达上诉材料的处理方式
-
民事诉讼一审到二审的审理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