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标准 > 农村拆迁评估纠纷的诉讼费用

农村拆迁评估纠纷的诉讼费用

时间:2025-07-16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9495

一、诉讼费用缴纳办法

根据《诉讼费用缴纳办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财产案件的诉讼费用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以下比例分段累计交纳:1. 请求金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 请求金额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 请求金额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4. 请求金额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5. 请求金额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6. 请求金额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7. 请求金额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8. 请求金额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9. 请求金额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10. 请求金额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二、拆迁诉讼的注意事项

1. 拆迁诉讼的时效约束

即使拆迁方存在损害权利的行为,当事人如果没有在法定的时间内提起诉讼,将无法得到法律保护。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只要认为拆迁方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就应在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或3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超过这个时间,当事人只能通过信访、投诉等非诉渠道解决问题。

2. 法院、房管局无权强制撤销房产证

房产证是证明权利人享有房屋权利的凭证,但即使当事人在拆迁诉讼中败诉,法院也无权直接撤销房产证。即使房屋是违章建筑,法院也只能要求房管局撤销房屋的产权证。房管局只有在出现登记错误等情况下才能撤销房屋产权证,而不能因为当事人不服拆迁决议或有不合理的要求而撤销房产证。当事人若认为房管局侵害了其房屋所有权,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恢复其权利。

3. 并非所有拆迁公告都可以诉讼

当拆迁方在拆迁之前需要发布拆迁公告时,能否对拆迁公告不服提起诉讼取决于公告中所载内容。如果公告中载明对拆迁户的具体拆迁计划或补偿方案,当事人不服时,应先要求有关部门裁决,然后再提起诉讼。但如果公告中仅仅载明政府的拆迁标准等规范,当事人则不能提起诉讼,只能在对拆迁计划或补偿方案提出行政诉讼时,要求法院附带审查公告中所载规范内容。公告必须发出来才能广而告之,因此当公告还只是一份政府文件或会议纪要时,当事人不能过于急躁地提起诉讼。

4. 在诉讼期间,拆迁方不能强制拆迁

法律规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当事人对拆迁事项有争议时可以提起诉讼,因此在争议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拆迁方不能强制拆迁。为了避免拆迁方的违法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拆迁程序会在当事人提起诉讼后停止进行。然而,在市政工程中,由于工程涉及公共利益,政府在已经给拆迁人安置并执行行政裁决不会影响其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拆迁方仍可强制拆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安置补偿协议纠纷:行政诉讼还是民事诉讼

    拆迁补偿问题引发的纠纷属于行政纠纷,应通过行政诉讼解决。文章明确了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及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法律特征,包括法律行为、法律平等性、合法必须性、法律效力及双务有偿性等。在履行协议过程中发生纠纷时,协议条款将成为解决纠纷的主要依据。

  • 购买私人地皮盖房子,拆迁能否得到赔偿

    购买私人地皮盖房子的拆迁补偿问题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条件和纠纷解决方式。购买者若合法拥有房产证,在拆迁时可获得补偿。宅基地使用权转让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转让人拥有多处住房、双方为同一集体组织成员等。纠纷可通过协商、行政解决和司法解决。

  • 商铺转让合同纠纷处理技巧

    商铺转让合同纠纷的处理技巧,包括承租地点的约定、租金递增及时间点的约定、租赁保证金或履约保证金的约定、纠纷处理途径、拆迁赔偿问题以及商铺租赁过程中的其他纠纷如买卖不破租赁问题、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等。在签订商铺转让合同时,应详细列出各项条款,确保双方权

  • 农村拆迁评估纠纷的诉讼费用

    农村拆迁评估纠纷的诉讼费用缴纳办法和拆迁诉讼中的注意事项。诉讼费用根据请求金额按照比例交纳,而拆迁诉讼需注意时效约束、法院和房管局无权强制撤销房产证、并非所有拆迁公告都可以诉讼以及在诉讼期间拆迁方不能强制拆迁等问题。

  • 遵守法律是财产分配和纠纷解决的前提
  • 住改非房屋在拆迁中是否需要增加补偿
  • 家庭拆迁纠纷怎么解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