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解读
时间:2024-02-19 浏览:1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第十七条:民族自治地方的规定
1. 制定变通和补充规定的原则
根据宪法和本法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的具体情况,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这些规定必须遵循宪法和本法的原则,不能与之相抵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必须得到全面的遵守和执行。民事诉讼法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制定变通或者补充规定时,也不能违反其基本原则。同时,制定变通和补充规定还需考虑到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情况,符合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以实现民事诉讼法的贯彻和实施。
2. 制定变通和补充规定的程序
制定变通和补充规定的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条规定,自治区的规定需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自治州、自治县的规定需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这一程序的规定是为了确保规定的合法性和统一性,符合国家法制的要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审批是对变通或者补充规定的合理性和适当性进行审查,以维护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如果审查认为变通或者补充规定适当,便作出批准的决定,使该规定生效;否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作出不批准的决定,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应当进行修改。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先予执行条件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先予执行的条件。首先,当事人提出申请且需求紧急;其次,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必须明确,且对未来判决有预期;最后,被申请人必须具备履行能力。申请过程包括递交申请书,经法院审查后裁定是否先予执行。对裁定不服可申请复议,但执行不因此停
-
确定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权的原则
确定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权的原则。包括行政主体独占行使管辖权、便利行使管辖权和有效行使管辖权的原则。同时,也阐述了确定行政诉讼级别管辖的原则,县、市级行政主体处理行政事务为主,省级以上行政主体进行业务政策领导,并存在例外情形应以法律、法规为准。
-
骗购外汇罪的定义和影响
骗购外汇罪的定义及其与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和抢劫罪的区别。骗购外汇罪指违反国家外汇管理法规的行为,导致外汇流失,影响国家金融稳定。判决书格式要求则根据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规,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骗购外汇罪的客体涉及市场交易秩序和他人的人身权等,与敲
-
被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有效
被告在诉讼中的权利与义务。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无权主动提起诉讼请求,但可以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进行答辩和反驳。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包含详细信息。在法庭辩论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需针对原告的发言提出意见和辩解。最
-
小额速裁程序能否缺席审理
-
案情
-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及其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