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法 > 交通法规 > 厦门经济特区道路安全法规

厦门经济特区道路安全法规

时间:2024-10-22 浏览:6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7517

总则

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本经济特区制定本规定,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

第一条 遵守规定

在本经济特区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二条 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对道路交通组织管理、道路交通容量、道路通行条件、道路交通出行结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大型建设项目、较大公共交通设施以及公共交通线网的调整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第三条 负责部门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

第四条 志愿服务

鼓励单位和个人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的统一组织下,提供志愿服务,协助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车辆

第六条 机动车违法行为记分制度

对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实行机动车累积记分制度,记分标准参照机动车驾驶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执行。

第七条 联系方式变更

机动车所有人联系方式变更的,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未按规定备案的,应当承担相关责任。

第八条 机动车排气检测

申请机动车转入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应当符合法定标准,并经本市机动车排气检测机构检测,方可办理登记手续。

第九条 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由市残疾人联合会出具证明后,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并取得号牌,方可上道路行驶。每位残疾人只能申请登记一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并限于自用。

第十条 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应当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取得号牌,方可上道路行驶。电动自行车登记实行限量控制制度。

第十一条 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

在本市销售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应当符合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准予登记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禁止改变已登记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外形尺寸、最高时速等参数。

道路通行条件

第十二条 交通设施养护

道路、交通设施的养护部门或者管理部门,应当保持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护栏、照明等设施的完好和正常使用。交通信号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统一调控。

第十三条 施工作业

工程建设可能影响交通安全的,施工作业应当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时段,需要占用车行道或者中断车行道通行的,应当征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同意。

第十四条 机动车出入口备案

在已建成使用的道路开辟机动车出入口的,应当事先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

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合理施划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保障非机动车和行人安全通行。不得挤占人行道供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不得挤占非机动车道供机动车通行。

第十六条 停车泊位

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状况、交通流量、停车需求等情况施划,其他任何机关不得施划停车泊位。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施划停车泊位不得影响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

道路通行规定

第十七条 专用车道和交通信号

根据道路通行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设或者设置保障公交车辆通行的专用车道、交通信号。

第十八条 应急专用车道

隧道、桥梁、城市快速路等划设的应急专用车道,只准许特定车辆执行紧急任务时通行。

第十九条 机动车管理措施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交通流量或者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采取限制、禁止通行等管理措施。采取上述措施应当提前五日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条 道路限制通行

下列机动车禁止在思明区、湖里区上道路行驶: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摩托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经批准使用的公务摩托车除外。禁止人力三轮车、板车、畜力车在思明区、湖里区上道路行驶,但用于环卫作业的人力三轮车、清扫车除外。

第二十一条 残疾人机动轮椅车

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持有相应的驾驶证。禁止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从事营运活动。

第二十二条 电动自行车限制通行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情况,规定限制、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的时段、路段、区域。

第二十三条 电动自行车行驶规定

电动自行车、自行车不得载人。

交通事故处理

第二十五条 交通事故责任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未立即停车、保护现场、迅速报警,致使交通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按下列规定承担事故责任。

第二十六条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市人民政府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用于先行垫付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以及特殊情形下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对于垫付的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相关责任人追偿。

第二十七条 交通事故车辆扣留

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被依法扣留,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抢救费用或者丧葬费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申请继续扣留事故车辆至垫付费用追偿完毕或者达成偿还协议。

第二十八条 道路交通事故赔付

发生自行协商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或者道路以外的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通知保险公司后,保险公司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与赔付。

执法监督和执法程序

第二十九条 路面巡查和疏导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路面巡查,纠正和查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并在交通高峰期或者拥堵路段加强指挥疏导。

第三十条 信息记录和通知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信息录入道路交通安全违法信息管理系统,并建立机动车驾驶人道路交通安全违法、交通事故处理、累积记分和涉及驾驶安全的综合信息记录供查询。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通过通知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的方式进行通知。

第三十一条 交警公众信息平台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在交警公众信息平台发布车辆扣留、车辆注销登记、驾驶证停止使用等需要公告的事项。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机动车停驶

机动车在十二个月的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二十四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作出禁止上道路行驶的决定,停驶期限为十日。未按规定停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车辆,并延长停驶期限至二十日。

第三十三条 施工违法行为

未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因工程建设占用车行道或者中断车行道通行的,应当承担相应的处罚。

第三十四条 停车泊位违法行为

擅自施划、占用城市道路停车泊位的,应当接受相应的处罚。

第三十五条 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

驾驶电动自行车有违法行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暂扣电动自行车,并根据具体情况处以相应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机动车违法行为

驾驶机动车有违法行为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处以相应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三轮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违法行为

驾驶三轮车、畜力车在特定区域上道路行驶的,或者驾驶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从事营运活动的,应当承担相应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载人超员违法行为

驾驶机动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超载人数处以相应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超载违法行为

重、中型载货汽车载货超过核定载质量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机动车,并根据超载情况处以相应的罚款。

超载罚款及处罚

第二条

对于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一百以上但未达到百分之二百的情况,将处以二千元罚款并暂扣机动车驾驶证一个月,对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将处以五千元罚款。

第三条

对于超过核定载质量百分之二百以上的情况,将处以三千元罚款并暂扣机动车驾驶证三个月,对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将处以一万元罚款。

伪造机动车证件罚款及处罚

第四十条

如果发现以下行为之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予以收缴并依法扣留机动车,处以一万元罚款,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 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的。

(二) 使用伪造或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的。

交通事故责任处罚

第四十一条

如果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重伤但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根据以下规定处罚:

(一) 对于负有事故次要责任的,将暂扣一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二) 对于负有事故同等责任的,将暂扣两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三) 对于负有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的,将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第四十二条

如果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死亡但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根据以下规定处罚:

(一) 对于负有事故次要责任的,将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二) 对于负有事故同等责任的,将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第四十三条

如果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但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根据以下规定处罚,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 如果未造成人员伤亡,将处以五千元罚款并暂扣一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二) 如果造成人员受伤,将处以八千元罚款并暂扣三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三) 如果造成人员死亡,将处以一万元罚款并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违法记录处理及处罚

第四十四条

如果机动车在本市有五次以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记录未接受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机动车直至违法行为得到处理。

违规行为及处罚

第四十五条

如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相关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出现以下行为,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对不符合条件的外地机动车办理转入手续。

(二) 擅自办理摩托车特别通行标识。

(三) 不按规定时限录入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信息。

(四) 其他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的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车祸致死怎么判刑赔偿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保险公司将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如果赔偿金额不足,则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剩

  • 超速罚款多少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和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将面临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当事人应在收到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后的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如果未能按时缴纳罚款,将按照每

  •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规定

    黄色网格线代表禁止临时停车,但并不意味着禁止车辆掉头。如果车辆在绿灯即将变红时掉头,而停在网格线区域等候,将被视为违法行为,罚款100元并扣3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在路口,机动车不能在人行横道上掉头。在无虚线的允许掉

  • 交通事故处理赔偿交通事故处理赔偿

    交通事故处理赔偿涉及多个法律法规,包括《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等。在交通事故后的应急处理中

  • 交通法规新规定酒驾怎么处罚
  • 超速会被拘留吗
  • 超速扣12分怎么处理,扣分的规定有哪些
交通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