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笔录法条规定一览
时间:2024-08-22 浏览:5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刑事诉讼法中笔录的种类和法律依据
报案、控告、举报笔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报案、控告、举报可以书面或口头提出。对于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记录成笔录,并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盖章。
讯问笔录
讯问的过程应当写成笔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讯问笔录应当由参与讯问的人员和被讯问人签名或盖章。
勘验、检查笔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并由参与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盖章。
侦查笔录
侦查实验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该笔录应当由参与实验的人签名或盖章。
辨认笔录
辨认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辨认笔录应当由参与辨认的人签名或盖章。
搜查笔录
搜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的规定,该笔录应当由侦查人员和被搜查人或其家属、邻居或其他见证人签名或盖章。如果被搜查人或其家属在逃或拒绝签名、盖章,应在笔录上进行相应注明。
笔录作为证据的法律依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作为证据。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也属于证据的一种。这些笔录包括报案、控告、举报笔录,讯问笔录,勘验、检查笔录,侦查笔录,辨认笔录,搜查笔录等。经法院或检察院等查证属实后,这些笔录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尸检报告不重新鉴定的处理方式
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处理尸检报告的方式。规定中明确了公安机关可以进行尸体解剖以确定死因,并通知家属到场或记录无法通知的情况。对于查明死因且无需继续保存尸体的,公安机关通知家属领回或经批准及时处理。对于没有异议的尸检报告,公安机关认为无需保留尸
-
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界限
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的界限。非法证据指侵犯公民权利,违反法定程序,影响证据可采性的证据。瑕疵证据是在取证过程中存在轻微违规但可进行补正或合理解释的证据。两者判断标准包括侵犯公民权利的程度、违反法定程序的性质和程度,以及证据可采性的影响。文章还讨论了关于
-
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的申诉
刑事诉讼法关于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的申诉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向人民法院或检察院提出申诉,但不能停止判决和裁定的执行。符合一定条件如新证据证明原判决错误、证据不确实等,法院应重新审判。各级法院院长发现错误需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
公诉案件检察院不同意抗诉的应对措施
公诉案件检察院不同意抗诉时的应对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可向上一级检察机关提出申诉,应对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申诉或控告。申诉处理程序需及时处理,人民检察院应当对申诉进行审查并及时通知相关机关纠正。
-
警察错误采取强制措施是否有赔偿权
-
结伙作案的概念及界定
-
绑架罪是否适用取保候审和缓刑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