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设专编对涉外民事诉讼程序作了特别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有特别规定的,适用有关的特别规定;没有特别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的其他有关规定。
总结起来,涉外民事诉讼的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你要先确定管辖的法院,也就是确定到哪里起诉。
如果合同里约定有仲裁的话,就先仲裁然后才能起诉。如果是合同纠纷的话,合同里有约定管辖法院的话,就到那里起诉。没有约定的话,就到跟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地方起诉,如合同在哪里履行的、签订的或者对方的营业地在哪。如果是侵权纠纷的话,就到侵权行为地起诉,也就是在哪被对方侵害的,就到哪里起诉。具体的规定,民事诉讼法里第四编很详细,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再联系我。
第二步:确定管辖之后,你就要递交你的起诉书。
这个跟国内的程序就一样了,然后法院会进行审查,通知你开庭的日期。如果有保全证据的需要的话,你可以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
第三步:确定适用的法律,就是确定你们的纠纷用哪个国家的法律来处理。
如果合同里有约定纠纷适用的法律的话,按照合同约定。如果没有的话,按照根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地方的法律审理,如合同履行地的法律,这个有很多种选择,你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是侵权的话,就按照侵权行为地的法律。具体在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都有规定。
第四步:向法院递交立案的申请书。在申请立案时应该提交:
(1)起诉状正、副本;
(2)证明案件事实和支持自己诉讼主张的证据,并按要求提交证据清单;
(3)当事人身份、法人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在立案阶段,还应该按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
第五步:庭前程序,也就是法院在接受立案申请,开庭审理之前,向被告发送《应诉通知书》,要求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答辩意见和提供相应的证据。
法院认为有必要或者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可以进行庭前证据交换。
第六步:开庭审理,你可以在法庭上提出你的请求和证据,与对方进行辩论。
一般情况下,法院将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开庭按照以下程序:当事人起诉和答辩──举证和质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对于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法庭将当庭作出判决,定期发送裁判文书。
第七步:法庭裁决。合议庭在评议后作出判决,向当事人宣判和送达裁判文书。
第八步:如果不服判决,可以提出上诉,根据法律向相应的上级法院上诉。
第九步:上诉法院做出终审判决,或者没有上述判决自动生效后,就是执行了。
如果对方愿意执行判决,就没有问题。如果对方不执行的话,就比较复杂了。如果对方住所地不在中国,或者需要执行的财产不在中国的话,这时如果我国跟该国有执行条约的话,也好办,你可以通过法院把你的判决书发到对方国家的相应法院,请求承认并执行。如果没有这种条约关系的存在的话,就比较困难了,你需要自己拿着判决书到对方所在国家的相应法院,请求承认判决,但是这种情况下,一般对方法院都不会承认执行的,因为没有条约或者合作关系的存在。
找法小编有话说:我国法律对于涉外民事诉讼案件的规定是有特别的规定。关于管辖法院的确定、诉讼期间的确定、文书送达的方式等都是别与一般的民事诉讼。当事人在涉及这一类案件的时候需要注意上述问题。
犯罪嫌疑人送检前是否一定会被捕的问题。案件移送检察院并不表示犯罪嫌疑人必定被逮捕,逮捕与审查起诉无必然联系。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若有逮捕需求,需提交逮捕申请并经过检察院审批。检察院审查逮捕时,可讯问犯罪嫌疑人及询问证人,辩护
中国民事案件中上诉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上诉到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第二审审结期限有限。同时详细阐述了民事案件上诉的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等。文章还指出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开庭时间与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关。简易程序案件当事人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内开庭,普通程序案件需30天后开庭。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公告送达期限为60天。民事案件立案及开庭时间具体程序包括立案通知、答辩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法律规定。法庭审理笔录是记录法院裁判案件全部审判活动的书面材料,真实反映庭审过程,具有法律依据。书记员需按法律规定记录法庭审理活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权申请补正笔录。法庭笔录应当在庭审过程中当庭宣读,并在确认无误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