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争议发生时,当事人可通过自行协商和解或通过第三方进行调解。
和解是指当事人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合同争议,调解是由非当事人主持,通过查明事实和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说服引导,促进当事人友好地解决争议。
通过和解或调解解决争议,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有利于日后的合作和交往,是当事人解决合同争议的首选方式。但和解和调解不具备法律效力,需要当事人具有诚意,并自觉履行和解或调解的协议。和解和调解是在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下进行的,一方当事人不能强迫对方当事人接受自己的意愿,第三方也不能强迫调解。
如果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当事人不愿意和解或调解,或和解、调解不成功,可以根据达成的仲裁协议,将合同争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
仲裁具有办案迅速、程序简便的特点和优势,而且在仲裁程序中,仍然采用调解与仲裁相结合的方式,先调解后仲裁,着力以调解方式解决。调解成功后,仲裁庭制作调解书或根据协议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和裁决书具有法律效力。
提请仲裁的前提是合同双方已订立仲裁协议,没有订立仲裁协议则不能申请仲裁。仲裁协议可包括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附属协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附属协议被视为与其他条款相分离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失效或确认无效均不影响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的效力。国内合同当事人可在仲裁协议中约定在争议发生后到国内任何仲裁机构仲裁,对仲裁机构的选定没有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限制。
如果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未订立仲裁条款,争议后也未达成书面的仲裁协议,或达成的仲裁协议无效,合同任一方当事人,包括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人民法院提起合同案诉讼时,应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
经过诉讼或仲裁程序产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或调解书,当事人应履行。如果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不履行判决、仲裁裁决或调解书,对方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执行即强制执行,由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促使义务人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合同当事人在遇到合同争议时,应认真考虑对方当事人的态度、双方合作关系、自身财力和人力等实际情况,权衡出最有利的争议解决对策。
合同明确规定工程位于何处。
合同明确规定工程的总量。
合同明确规定工程的承包形式为总承包。
合同明确规定工程每平方米的造价和总造价根据实测面积确定。
合同明确规定工程追加的设备调遣费用。
合同明确规定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
合同明确规定工程款的付款方式,包括工程进展款和完工验收后的尾款。
合同明确规定工程所用混凝土标号和材料要求,其中水泥必须为国家免检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合同明确规定乙方进入施工现场时要遵守公司规定,爱护公司财物,文明施工,如损坏公司财物则需赔偿。
合同明确规定乙方进入施工现场时要注意安全施工,排除隐患。乙方如在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乙方自行负责,与甲方无关。
合同明确规定如有未尽事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道路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
此合同一式三份,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一起由于被告对原告某物业造成妨害而引起的纠纷。原告为某物业业主,被告与原告存在特定关系。原告发现其物业出现问题并向物业公司反映,经物业公司检查,问题由被告造成。原告多次要求赔偿并解决问题,但被告拒绝协商。因此,原告依照我国《物权法》和《民法通则》提起
行政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后,原告提出新请求的处理办法,以及行政诉讼举证期限的规定。根据司法解释,一旦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新的诉讼请求将不被允许,除非有正当理由。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10日内提供证据,举证期限过后提供的证据不被采纳。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
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以及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可以是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的相关程序和规定,包括判决、裁定、上诉、申诉等方面的内容。整个文章的法律程序严格
刑事案件重新审判后的处理原则及不同结果。重新审判应遵循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处理措施。重新审判的结果包括驳回申诉或抗诉、改判、撤销原判并重新定罪量刑、发回重审等。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刑事诉讼二审应当发回重审的情形,包括原判决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