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均有权采取传唤措施,而公安机关除了有刑事传唤权之外还有治安传唤权。本文对传唤的研究,除注明为治安传唤外,一概指刑事传唤。以下对治安传唤与刑事传唤的区别进行列举说明:
1.性质不同:治安传唤是一种行政措施,刑事传唤是一种侦查行为;
2.适用依据不同:治安传唤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公安机关的刑事传唤的适用依据为《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刑警办案须知》;
3.适用对象:治安传唤针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人,而刑事传唤的适用对象是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参见《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九十三条之规定);
4.适用程序不同:治安传唤不需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刑事传唤要求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参见《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九十三条之规定);
5.适用时限不同:治安传唤时限为24小时,而刑事传唤时限采取以12小时为一般,24小时为例外的原则。(参见《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
6.是否可以强制传唤的规定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之规定,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由此可见,治安传唤可以强制传唤。
根据公安部发布的《刑警办案须知》第一百一十条第二款之规定,不得以派人押解或者使用警械等强制方法进行传唤。因此,刑事传唤不可以强制传唤。
治安拘留的法律性质和依据。治安拘留是公安机关针对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等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采取的行政处罚措施,期限一般为1日至15日。其与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存在明显的区别,包括法律性质、适用对象、目的和结果等方面。
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对于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进行了详细阐述。在制止违法侵害行为时,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对于事先挑拨、斗殴等行为,应受到处罚。行为人准备实施但未达目的,或因意志以外原因未成功,可从轻处罚或不予处罚。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拘留所转到看守所的意思是公安机关已获得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申请,可以将已被拘留的人送往看守所羁押,并及时通知其家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在拘留人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将被拘留人送往看守所羁押。除无法通
治安拘留的保释条件包括:当事人对拘留处罚不服、依法申请了行政复议或提起了行政诉讼、已向行政机关提出了暂缓执行的申请,并且提供了保证人或交纳了保证金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9条规定,担保人应当保证被担保人不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