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1年底,中国累计参与境外资源合作项目195个,总投资46亿美元。同时,中国还设立了6610家各类境外企业,协议投资总额达123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84亿美元。中国参与跨国资本流动和跨国并购呈现以下特点:
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有多种方式,其中并购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在1998-2000年期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454.6亿美元、403.98亿美元和407.72亿美元。外资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方式主要包括建立“三资”企业和并购中国企业实现控股或参股。
在中国,外资长期以来主要是以设立“三资”企业方式直接投入。这种方式对外资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本土化优势,能够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并享受东道国的优惠政策。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建立和盈利需要较长时间,新建的“三资”企业与中国投资方往往处于同一行业形成竞争,导致市场上竞争者数量增加,同时“三资”企业的资本仅来源于发起人的出资,缺乏更广阔的筹资渠道。
采购风险管理在企业供应链中的重要性。采购作为企业供应链的源头,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利润实现。面对不确定的国际市场,企业需加强国际采购的风险控制。风险价值分析能降低未来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采购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采购计划风险、存量风险和价格风险
国际债券作为筹集资金的工具的目的。包括弥补财政赤字、减少国际收支逆差、筹集建设资金、增加经营资本和为活动筹措资金等方面。国际债券的发行有助于各国政府和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最惠国待遇的定义和条款。最惠国待遇是将一方给予的优惠不低于第三方所获得的待遇,这是一种在国际经贸关系中承诺给予的条约规定。最惠国待遇有不同的形式,包括无条件与有条件、无限制与有限制、互惠与非互惠等。这些不同形式的最惠国待遇在适用范围和条件上有所区别。
办理自动进口许可证所需材料。首次办理需准备自动进口许可证申请表并复印第二联填写,还需提供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复印件、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生产能力说明、进口设备物料清单及企业合同章程等相关材料。而第二次办理则需提交自动进口许可证申请表复件第二联及其他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