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1年底,中国累计参与境外资源合作项目195个,总投资46亿美元。同时,中国还设立了6610家各类境外企业,协议投资总额达123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84亿美元。中国参与跨国资本流动和跨国并购呈现以下特点:
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有多种方式,其中并购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在1998-2000年期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454.6亿美元、403.98亿美元和407.72亿美元。外资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方式主要包括建立“三资”企业和并购中国企业实现控股或参股。
在中国,外资长期以来主要是以设立“三资”企业方式直接投入。这种方式对外资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本土化优势,能够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并享受东道国的优惠政策。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建立和盈利需要较长时间,新建的“三资”企业与中国投资方往往处于同一行业形成竞争,导致市场上竞争者数量增加,同时“三资”企业的资本仅来源于发起人的出资,缺乏更广阔的筹资渠道。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重债务问题。随着债务总额的迅速增长和国际借贷资本的净流出,发展中国家正面临严峻的债务负担。债务高度集中在南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债务负担远远超过警戒线,还本付息的负担十分沉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最贫困国家同样面临严峻的处境,
国际债券作为筹集资金的工具的目的。包括弥补财政赤字、减少国际收支逆差、筹集建设资金、增加经营资本和为活动筹措资金等方面。国际债券的发行有助于各国政府和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修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决定。为了适应我国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需求,并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对基本准则进行了修改,特别是对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重新定义。修改后的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我国目前在国际农产品外贸总额的排位上列第七位,占世界农产品外贸总额的3.55%。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产品的出口形势是出人意料的。此前,业内绝大多数人士认为中国加入WTO之后,首先受到最大冲击的是农业,特别是在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可能会导致900万到2000万农民的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