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忽职守罪免于刑事处罚吗
玩忽职守罪算是故意犯罪,一般都是要判刑的。
但别急,如果犯罪分子肯认错,犯罪情节不算太严重的话,也可以考虑不罚;假如是还没来得及做坏事就被发现了,那么可以参照已经做过坏事的人来处理,轻点就是减轻处罚,重点就是免除处罚啦;还有就是,如果犯罪过程中突然停下来,没有造成任何损失,那也是可以免除处罚的哦。
所以说,玩忽职守罪能不能逃脱刑事处罚,还是得看实际情况呢。
《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二、如何认定干警玩忽职守罪
其行为既触犯国法,又违规规;行为方式则有行与不行两种;因其玩忽职守,对公共财产及国家、民众的权益造成严重伤害。
更需指出的是,失职与损失之间必须存在明显必然联系,唯如此,方能证明失职乃是事故发生的关键原因。
以上是关于玩忽职守罪免于刑事处罚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定罪免刑在刑法理论中的适用条件,特别是在玩忽职守罪中的应用。犯罪情节的界定上,主要存在实质标准说、形式标准说和综合标准说三种判断标准,其中以法定刑为标准的形式标准说具有较大的合理性和操作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玩忽职守罪的定义和刑罚。
滥用职权行为不构成犯罪行为,而是属于结果犯,涉及滥用职权罪与渎职罪中的罪名存在法条竞合关系。对于滥用职权行为导致的重大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应依法认定为犯罪行为,并给出了具体的认定标准。
渎职罪的定义、主体要素、客体要素、主观要素和客观要素。渎职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妨害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公务的人员。渎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
渎职罪中涉及国有资产管理的犯罪,特别是导致公共财产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导致他人死亡的情节。狭义上,此类犯罪可能面临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广义上还包括多种类型,如徇私舞弊型、滥用职权型和玩忽职守型等。这些行为不仅破坏国家机关运作,也给国家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