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06年末,共有21家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引进了29家境外投资者,总投资额达190亿美元。
从资产份额来看,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中所占比例并不高。根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06年11月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分别占据了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52%、16%、8%、10%、6%、4%和2%,而外资银行仅占2%。然而,这些数据没有考虑到外资已经参股了其他许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果将这一因素纳入考虑,外资实际资产份额应当显著提升。
外资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相对较高。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高利润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另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比例较低。
中国金融服务业市场在2006年末结束了入世过渡期,根据入世议定书,中国政府向外资广泛、大幅度地开放了国内金融服务业市场,为外资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尤其在外资银行驻华总部云集的上海,外资金融机构的增长潜力在2006年底中国大幅度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后短短半个月内就显现得相当充分。根据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布的数据,2006年11至12月,驻沪外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超过100亿元,占同期全市新增贷款的58%;2006年12月11日中国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后,12月下旬5家驻沪外资银行新增人民币大额定期储蓄存款达2.98亿元。
外资金融机构对东道国可能带来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在市场开放度不高时,其潜在负面影响并不充分展现;然而,广泛、大幅度的市场开放将使其潜在冲击暴露无遗。因此,东道国监管部门在放松直接的市场准入管制时必须同步强化间接的业务监管。同时,外资金融机构在享受更多市场开放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接受更多的行为约束,以平衡权利与义务。
东道国扩大金融服务市场准入所面临的潜在挑战主要包括:
互联网支付的洗钱风险与法律防范问题。文章提出应完善《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管理办法》的内容,加强非面对面性质洗钱的预防,并针对不同资金注入方式规定相应的反洗钱义务以防止第三方滥用资金注入进行洗钱活动。同时,选择具有良好声誉和健全有效的反洗钱机制的代
我国政府采购法中对于采购人规避公开招标的法律限制。法律规定采购人在采购货物或服务时必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并详细说明了采购主体、采购资金、采购内容和限额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超过政府采购最低限额标准的采购内容都属于政府采购的范围,并强调了规避公开招标的法律
针对不同注册资金和年营业额的企业,法律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提供法律咨询与风险防范、业务咨询、法律文件审核和修改、参与重要经济活动、诉讼和仲裁案件咨询以及专项事务的法律支持等。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法律服务的内容和深度有所不同,但均旨在帮助企业预防法律风
负债增加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指出适当运用财务杠杆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过多借入资金会增加财务风险。文章介绍了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增长率、净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含义,强调这些指标是衡量企业运营效益和股东投资回报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