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家司法考试 > 司法考试 > 司考历年真题 > 2012-2013年司法考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真题解析——主观题

2012-2013年司法考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真题解析——主观题

时间:2020-05-2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5412
2013年司法考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真题解析——主观题。众所周知,司法考试历年真题是司法考试复习中的重要资料,所有备战司法考试的考生都需要反复研习历年司法考试真题,从中找到司法考试试题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手心律师网特意为备考司法考试的考生奉上2013年司法考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真题解析——主观题,作为大家准备司法考试的参考资料。

(2013年)

一、(本题20分)

材料一: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下午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摘自新华社北京2013年2月24日电)

材料二:到2010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摘自2011年3月10日公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依法治国理念的内涵,从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的角度谈谈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的意义和要求。

答题要求:

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3.总字数不得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要点):

1.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机遇,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治国理政方略上作出的重大抉择,实现了我党治国理政的重大转变和历史性飞跃。

2.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着我国社会运行的制度、体制、机制、方式以及意识和观念等多方面的重要变化,更汇聚着全党、全国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智慧与努力。

3.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要求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必要前提。故此,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形成,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仍然需要不断完善。这就要求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领域、新情况、新特点,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保持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科学地进行立法预测、立法规划,继续完善立法程序和方式,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及时制定、修改、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使立法更加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更加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简答题:

(2012年)

一、

材料一:2008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2010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中央政法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各级政法机关要更加自觉地把政法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更加积极地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政法队伍建设,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材料二:

①2009年11月3日,范某因抢包被公安局抓获。审讯中范某交代,因为身患癌症的妻子需要持续治疗,而自己每天起早贪黑挣的钱难以支撑妻子的医药费,到处借钱又碰壁,"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动了抢钱的念头。范某被抓捕后,当地村民均为他求情,说他"平时可老实了,出这样的事儿是因为他的生活压力实在太大了。"2010年1月14日,法院开庭审理此案。根据《刑法》对抢夺罪的量刑规定以及被告人抢夺的金额,应当判处被告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法庭当庭宣判:被告人范某犯抢夺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2000元。

②刘某(女)与闫某经人介绍认识并结婚。婚后,刘某患脑瘤致瘫,生活不能自理,由此引发夫妻矛盾。后刘某回娘家居住,期间2人未尽夫妻间权利和义务,并因抚养问题导致诉讼。闫某要求与刘某离婚。刘某说:"我嫁给他就是他的人,夫妻一方有难,另一方就应该提供帮助。"闫某说:"我们虽然是夫妻,但她的病已没有恢复的希望,我不能这样毁了自己的一生。"法庭调解失败后,判决如下:因刘某与闫某长期分居,无法共同生活,应认定感情确已破裂,准予离婚。

问题:

请根据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及上述案例,围绕法理与情理、公正与效率相互关系,简述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

答题要求:

1.紧扣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作答;

2.无观点或论述,照抄材料原文不得分;

3.观点正确,表述完整,文字通顺;

4.总字数不得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要点):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价值基础。

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必须注重法理与情理的相互统一,用法理为情理提供正当性支持,以情理强化法理施行的社会效果。

上述两个案例说明:在司法过程中,要妥善、恰当地解决司法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局部性、个别性的"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问题,在不违反法律基本原则,不损害法律权威的前提下,能动地运用法律技术和法律手段,兼顾法理与情理的要求,寻求相关利益的平衡与妥协,使这类特殊问题的解决更趋于实质上的公正。

在处理涉及法理与情理之特殊问题时,也有可能导致另一个问题,即案件久拖不决,出现执法者拖延推诿、贻误怠慢等现象,使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得不到及时的保护或实现,同样是对人民群众的不公正。这就要求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做到同时兼顾公正与效率,既不能为片面追求效率而损伤实质公正,也不能因为不讲效率而导致不公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依法治国要求树立法律权威,依法办事

    依法治国背景下,关于法律权威和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分析各选项后,选项C违背了相关法律。法院在调解过程中,未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为下落不明的被告指定代理人参加调解,这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他选项A、B和D中的行为均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 人身自由的保护层次

    人身自由的保护层次,包括宪法保护和法律保护两个方面。在成文宪法国家,这两个层次容易区分。但在非成文宪法国家,人身自由的保护也存在宪法层次和法律层次上的保护。宪法保护具有宣示性和原则性,而法律保护是对宪法的具体化和明确化,使宪法规定的权利具有实际的可操

  • 刑法解析:诈骗罪

    刑法中诈骗罪的相关解析。文章指出赵某通过技术手段转移钱某的存款构成盗窃罪;周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但不构成受贿罪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甲通过虚假手段骗取商店老板财物构成诈骗罪;丙、丁对甲实施刑讯逼供的行为构成刑讯逼供罪。对于犯罪者,需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债务人有权申请和解

    关于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在破产清算过程中的权利问题。法律规定只有债务人有权申请和解,而债权人无权申请。同时,文章还涉及了船舶抵押权、股票发行和票据法等方面的内容。选项B正确,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在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债务人可以申请重整或和解

  • 侦查措施与公民权利保障的关系
  • 甲怀疑医院救治不力致其母死亡,遂在医院设灵堂、烧纸钱,向医院讨说法
  • 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三参考答案
司法考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