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东的查阅权可不可以委托他人行使
依据现行有效的相关法律法规,法人及自然人可委派代理人为其进行各类民事活动,并将之视为代理行为中的一环。
关于股东有权查阅的资料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单、公司发行债券的存根、股东大会和董事会所召开的会议记录、监事会的会议决议以及财务会计报告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九十七条
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一条
民事主体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依照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应当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第一百六十五条
委托代理授权采用书面形式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限,并由被代理人签名或者盖章。
二、股东代位诉讼公司大股东怎么处理
股东是公司出资人或投资者,依法享有获取利润、参与决策和挑选管理层等权力。
在公司负债被诉时,股东需担责如下:
1.若独资公司中股东与公司人格混同且无法自证清白,将负起连带责任;
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仅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负责,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则以认购的股份为限负责。
三、股东代位诉讼公司大股东有责任吗
在股东代位诉讼案件中,一般情况下,公司的控股大股东无需为相关法律责任负责。
所谓股东代位诉讼,这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遭受到外部干扰及破坏,尤其是来自于持有控制权的股东、母公司、董事会成员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等人的不当行为时,若此时公司未能积极展开救济行动或者选择放弃追究违法者的责任,符合法定条件且具备诉讼权利的股东们,为了捍卫公司的利益以及自身的合法权益,依照法定程序以公司名义发起的诉讼活动。
以上是关于股东的查阅权可不可以委托他人行使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股东知情权的内容、理论依据以及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股东知情权包括查阅权、质询权、公司检查人选任请求权和诉讼救济请求权等。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缺乏完整逻辑体系,存在对股东质询权不明确和外部检查人选任权缺失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关于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管提供借款的法律效力问题。公司不得直接或通过子公司向这些人员提供借款,相关行为无效。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规所得应归公司所有。此外,不符合特定情形的人不得担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如犯罪被判处刑罚、破产清算公
股东出资不到位需要承担的责任。股东如未按规定缴纳全部出资,需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需补充缴足未到位的出资额并支付违约金,且在公司对外负债时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行政责任方面可能会面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若存在虚假申报
股东会决议对股东罚款的合法性及法律依据。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股东间没有管理或从属关系,股东大会原则上无法对股东进行处罚。股东完成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义务后,并不受股东大会决议的处罚。但是,如果公司章程有特别规定或授权,情况可能有所不同。股东会决议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