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家司法考试 > 司法考试 > 司考历年真题 > 13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法制史)

13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法制史)

时间:2024-10-13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5521
单选:

关于西周法制的表述

选项A

西周初期的统治者为修补以往神权政治学说的缺陷,提出了“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政治法律主张。

选项B

根据《汉书·陈宠传》的记载,西周时期的礼刑关系为“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

选项C

西周的借贷契约被称为“书约”,法律规定重要的借贷行为都须订立书面契约。

选项D

西周时期在宗法制度下已形成子女平均继承制。

清末修律时的基本思路

选项A

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选项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选项C

坚持德治、排斥法治。

选项D

抛弃传统、尽采西说。

关于“名例律”的发展变化

选项A

《法经》六篇中有“具法”篇,置于末尾,为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则的规定。

选项B

《晋律》共20篇,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则的内容。

选项C

《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则,并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

选项D

《大清律例》的结构、体例、篇目与《大明律》基本相同,名例律置首,后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

历史上的法制变革

选项A

秦国商鞅实施变法改革,全面贯彻法家“明法重刑”的主张,加大量刑幅度,对轻罪也施以重刑,以实现富国强兵目标。

选项B

西汉文帝废除了肉刑,以减轻刑罚。

选项C

唐代废除了宫刑制度,创设了鞭刑和杖刑,以宽减刑罚,缓解社会矛盾。

选项D

《大清新刑律》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采用了罪刑法定原则,规定刑罚分为主刑、从刑。

《唐律疏议·贼盗》中的相关解释

选项A

根据《唐律疏议·贼盗》中的记载,杀害同乡人的祖父母、父母依律应处死刑者,即使遇到赦免,仍需要迁居外乡。

选项B

该条文规定的移乡避仇制体现了情法并列、相互避让的精神。

选项C

该条文将法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统一考虑,表现出唐律较为高超的立法技术。

选项D

该条文侧面反映了唐律“礼律合一”的特点,为法律确立了解决亲情与法律相冲突的特殊模式。

外国法律制度的相关特点

选项A

按照罗马私法,私诉是根据个人的申诉对有关私人利益案件的审理,这是保护私权的法律手段,相当于后世的民事诉讼。

选项B

直到1875年司法改革前,普通法院与衡平法院的并列一直是英国司法的显著特征。

选项C

在法国,判例从来不被作为正式法律渊源,对法院判决无拘束力。

选项D

从诉讼程序传统来看,大陆法系倾向于职权主义,法官在诉讼中起积极主动的作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依法治国要求树立法律权威,依法办事

    依法治国背景下,关于法律权威和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分析各选项后,选项C违背了相关法律。法院在调解过程中,未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为下落不明的被告指定代理人参加调解,这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他选项A、B和D中的行为均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 人身自由的保护层次

    人身自由的保护层次,包括宪法保护和法律保护两个方面。在成文宪法国家,这两个层次容易区分。但在非成文宪法国家,人身自由的保护也存在宪法层次和法律层次上的保护。宪法保护具有宣示性和原则性,而法律保护是对宪法的具体化和明确化,使宪法规定的权利具有实际的可操

  • 刑法解析:诈骗罪

    刑法中诈骗罪的相关解析。文章指出赵某通过技术手段转移钱某的存款构成盗窃罪;周某提供虚假证明文件但不构成受贿罪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甲通过虚假手段骗取商店老板财物构成诈骗罪;丙、丁对甲实施刑讯逼供的行为构成刑讯逼供罪。对于犯罪者,需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债务人有权申请和解

    关于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在破产清算过程中的权利问题。法律规定只有债务人有权申请和解,而债权人无权申请。同时,文章还涉及了船舶抵押权、股票发行和票据法等方面的内容。选项B正确,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在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清算的情况下,债务人可以申请重整或和解

  • 侦查措施与公民权利保障的关系
  • 2014司法考试真题解析下载:2013年经济法不定项选择题
  • 2014年司法考试题库之2011年法理学不定项选择题真题
司法考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