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惯是一种非正式的法律渊源,指的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习惯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可以作为一种法律规则被接受和认可。
根据法律解释的位阶,首先应当适用“语义学解释”而不是客观目的解释。现今大部分法学家都认可下列位阶:
(1)语义学解释→(2)体系解释→(3)立法者意图或目的解释→(4)历史解释→(5)比较解释→(6)客观目的解释。
《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四条规定:“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根据该规定,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时,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该规定是对权利的限制,是义务性规则中的禁止性规则。它表明法律保护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但是该自由的行使是有限制的。
公民在行使这些权利时,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违反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该规定的内容明确,对公民具有指导意义。
近现代法治的实质和精义在于控权,即对权力在形式和实质上的合法性的强调。这包括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和法律的制约。
在法治国家中,权力若不加限制,将失去在形式和实质上的合法性。因此,法律的制约是一种权限、程序和责任的制约。
从法理学角度看,权力制约权力、权利制约权力实际上也应当是在法律范围内的制约和法律程序上的制约。
公元前399年,在古雅典城内,来自社会各阶层的501人组成的法庭审理了一起特别案件。被告人是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其因在公共场所喜好与人辩论、传授哲学而被以“不敬神”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在监禁期间,探视友人欲帮其逃亡,但被拒绝。苏格拉底说,虽然判决不公正,但逃亡是毁坏法律,不能以错还错。最后,他服从判决,喝下毒药而亡。
人的良知、道德感与法律之间有时可能发生抵牾。苏格拉底服从判决的决定表明,一个人可以被不公正地处罚,但不应放弃探究真理的权利。
就本案的事实看,苏格拉底承认判决是不公正的,但并未从哲学上明确得出“恶法非法”这一结论。
从不同法学派的立场看,此案的判决存在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对于“正义”概念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法律具有保证自己得以实现的力量,是一种最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
法律具有程序性,这是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不按照自然法则办事,会招致自然界报复。不按照社会规范行事,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因此,法律的程序性是法的一项重要特征。
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观点,法律主要依靠国家暴力作为外在强制的力量。自然力本质上不属于法的强制力之组成部分。
2012年12月,某公司对县税务局确定的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及在12月30日前缴清税款的要求极为不满,决定撤离该县,且不缴纳税款。县税务局得知后,责令该公司在12月15日前纳税。当该公司有转移生产设备的明显迹象时,县税务局责成其提供纳税担保。公司据此
2011年7月5日,某公司高经理与员工在饭店喝酒聚餐后表示:别开车了,“酒驾”已入刑,咱把车推回去。随后,高经理在车内掌控方向盘,其他人推车缓行。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如机动车未发动,只操纵方向盘,由人力或其他车辆牵引,不属于酒后驾车。但交警部门指出,路上
全国司法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下载2014年:2009年三国法单选题
保留是一国单方面作出的。对于保留,其他的缔约国可以作出同意或反对。条约的保留是指一国在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一个条约时所作的单方声明。当A舰因机械故障被迫返航时,令乙国另一艘军舰B在渔船逃跑必经的某公海海域埋伏。据此决议,乙国军舰进入甲国领海解救
2002-2012年司法考试法理学历年真题解析——不定项选择题
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第91条规定:“保险公司的设立、变更、解散和清算事项,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公司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2009年修订的《保险法》第94条规定:“保险公司,除本法另有规定外,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交警部门并非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