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伙企业法 > 合伙企业管理 > 合伙企业的设立 > 合作或委托开发技术秘密成果的归属

合作或委托开发技术秘密成果的归属

时间:2024-02-16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5957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或者机构会利用各自优势的资源对某一种技术进行开发,而取得技术开发的成果时,技术开发的成果归谁所有就成了问题,那么合作或委托开发技术秘密成果的归属?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合作或委托开发技术秘密成果的归属问题

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应当约定技术秘密成果的归属

根据《合同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对于委托开发或合作开发完成的技术秘密成果的归属,应由当事人在合同中进行约定。如果当事人之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则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一条进行解释。根据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如果仍无法确定各方的权利义务,那么当事人均有使用和转让的权利。

然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的规定,合同法第三百四十一条所称的“当事人均有使用和转让的权利”,包括当事人有权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自行使用技术秘密或以普通使用许可的方式许可他人使用技术秘密,并独享由此获得的利益。如果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或追认,擅自将技术秘密成果的转让权让与他人,或以独占或排他使用许可的方式许可他人使用技术秘密,应当视为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合同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的规定进行了重大修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委托开发或合作开发完成的技术秘密成果的权利人有权单独使用,但无权单独转让或许可,除非该许可仅仅是普通许可。独占许可和排他许可对知识产权的实质影响很大。当若干权利人分别对外进行“独占许可”时,在同一市场上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独占许可,而是会出现多个名义上独占实质上冲突的使用权。最高人民法院对合同法的这一修改考虑到解决这一实践问题。

合作开发知识产权归属和发明创造的权益归属问题

当事人对合作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的权益归属没有约定时:

  1. 合作开发的当事人共同享有申请专利的权利。
  2. 当事人一方转让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时,其他各方享有优先受偿权。
  3. 合作开发的当事人一方不同意申请专利时,另一方或其他各方不得申请专利。
  4. 合作开发的当事人一方声明放弃其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时,另一方可以单独申请或其他各方共同申请。

如果申请人获得了专利权,放弃专利申请权的一方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

委托开发和合作开发完成的技术秘密成果的权益归属问题

当事人对委托开发或合作开发的技术秘密成果的权益归属没有约定时,当事人均有使用和转让的权利,并遵循以下规则:

  1. 当事人均有权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自行使用技术秘密,或以普通许可的方式许可他人使用技术秘密,并独享由此获得的利益。
  2. 如果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或追认,擅自将技术秘密成果的转让权让与他人,或以独占或排他使用许可的方式许可他人使用技术秘密,属于无权处分订立的合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作协议劳动局管吗

    合作协议中劳动局的职责范围,以及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和劳动仲裁的相关法律规定。劳动部门主要负责处理劳动合同纠纷和劳资矛盾,但不涉及深层次解决方案。文章还阐述了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以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立案标准。

  • 合作协议员工辞退有补偿吗

    合作协议员工被辞退时是否有补偿的问题。员工在签署劳动合同后被解雇,若符合劳动合同法和公司规定,员工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补偿金额根据工作年限计算。对于因员工违规被解雇的情况,若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定造成重大损失,则无需支付补偿。对于无故解雇的情况,补偿标

  • 两个人合伙做生意,怎么办

    两个人合伙做生意时的盈利分配问题。建议根据投入资本比例分配利润,遵循公平公正和共担风险原则。若无协议约定,则平均分配。此外,若存在债务纠纷,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包括起诉等。合伙做生意需注重细节和证据,建议咨询律师获得专业解答。

  • 银行和贷款中介合作违法吗

    银行和贷款中介合作是否违法的问题。合作本身并无禁止,但涉及收取佣金或勾结骗取贷款等行为则违反相关规定。此外,保险业务需由特定机构经营,分业管理。在抵押贷款还不上的情况下,银行有权采取催收措施、发起诉讼和实施抵押权益。

  • 加盟厂家出现虚假宣传可以要求退费赔偿吗
  • 我加盟一家店,自己高仿又开了一家算侵权吗
  • 银行与中介合作贷款是否合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