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一般规定 > 申请执行回转的期限

申请执行回转的期限

时间:2025-02-25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0562

目前,法律尚未明确规定申请执行回转的期限。执行回转,又称再执行,是指在案件执行中或执行完毕后,根据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法院或其他有关机关撤销或变更时,执行机关采取措施重新执行已被执行的财产,使其恢复到执行程序开始时的状态。这是一种救济制度。

产生执行回转的原因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回转产生的原因是:“在执行完毕后,根据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对已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拒不返还的则强制执行。”显然,执行回转制度是为了纠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在司法实践中,执行回转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先予执行的裁定被撤销

人民法院制作的先予执行的裁定,在执行完毕后,被本院的生效判决或二审法院的终审判决撤销。因为先予执行而取得财物的一方当事人应将执行所得返还给对方当事人。

二、判决、裁定被撤销或变更

人民法院制作的判决、裁定,在执行完毕后,经本院或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被依法撤销或变更。对因执行原判决、裁定而获得利益的一方当事人也应采取执行回转的措施。

三、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

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在执行完毕后,因程序违法或违背法律规定,被人民法院撤销。此时,人民法院应采取执行回转措施,责令一方当事人将执行所得返还给对方当事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包括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强制执行的措施等。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通过这些措施,确保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

  •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 被执行人的义务

    被执行人的义务与权利。被执行人需全面履行法律文书的义务,包括报告财产情况、接受询问、强制执行或委托执行、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等。同时,被执行人也享有申请执行人员回避和委托代理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等权利。被执行人可以提出书面异议或提起诉讼。

  • 什么是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的定义、流程以及相关规定。强制执行是法院根据生效法律文书,运用国家强制力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保障权利人权利实现。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等特定情形,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书中应载明执行标的总额、已执行的债权数额和剩余

  • 房屋拍卖的法律程序
  • 什么是强制执行
  • 保全离婚财产的期限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