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境内设立合营企业,必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审查批准,并由该部发放批准证书。
具备以下条件的,需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
经批准设立的合营企业,应当向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备案。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以下统称审批机构。
申请设立合营企业,中外合营者需共同向审批机构报送以下文件:
上述文件必须用中文书写,其中第二、三、四项文件可以同时用合营各方商定的一种外文书写,两种文字书写的文件具有同等效力。如审批机构发现报送的文件有不当之处,应要求限期修改。
审批机构自接到申请文件之日起,3个月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申请者应当自收到批准证书之日起1个月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合营企业的营业执照签发日期即为该合营企业的成立日期。
合营企业协议是指合营各方对设立合营企业的某些要点和原则达成一致意见而订立的文件;合营企业合同是指合营各方为设立合营企业就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达成一致意见而订立的文件;合营企业章程是指按照合营企业合同规定的原则,经合营各方一致同意,规定合营企业的宗旨、组织原则和经营管理方法等事项的文件。
合营企业协议与合营企业合同有抵触时,以合营企业合同为准。经合营各方同意,也可以不订立合营企业协议而只订立合营企业合同、章程。
合营企业合同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合营企业合同的附件与合营企业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合营企业合同的订立、效力、解释、执行及其争议的解决,应当适用中国的法律。
合营企业章程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合营企业协议、合同和章程经审批机构批准后生效,其修改时同。
审批机构和登记管理机构对合营企业合同、章程的执行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
中外合资企业的设立程序及其性质与特征。设立程序包括立项、洽谈、签约、审批、登记和注册。中外合资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性质的企业,其设立依据相关法律规定,采用审批制和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其生产经营活动享有一定的优越性,并必须遵守中国法律,保护投资者合
关于中国企业办事依据和申办条件的相关内容。涉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等法规,详细阐述了企业申办条件需依法成立的要求,以及申办时需提交的材料清单,包括股权转让的请示、董事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办事程序以及需要详细咨询和注册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实施细则,内容包括合营企业的设立、登记、组织形式与注册资本等要求。合营企业需受中国法律管辖和保护,并应遵循国家指导外商投资方向的规定。合营企业有权自主经营管理,其投资总额需符合一定条件并得到审批机构的批准。最后,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转让合同法律效力的相关问题。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股权转让合同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存在欺诈胁迫行为、恶意串通行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只有符合这些规定的合同才具有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