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伙企业法 > 合伙企业管理 > 入伙退伙 > 有关合伙债务清偿的基本制度分别包括了哪些

有关合伙债务清偿的基本制度分别包括了哪些

时间:2023-10-29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106
债务清偿是指债务人根据法律的规定或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债务以解除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债务清偿是企业负债经营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企业连续负债经营的前提。有关合伙债务清偿的基本制度分别有哪些呢?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企业与投资人财产责任的相对独立性制度

责任承担顺序

根据责任承担顺序,合伙债务清偿在企业正常运行期间与合伙人的财产无关。在不涉及企业清算时,合伙人的个人财产与合伙企业的财产是相对独立的。企业债权人在主张权利时应直接针对的是合伙企业而不是合伙人,也不能同时向二者主张。进入清算程序后,是否涉及合伙人连带责任的启动应根据合伙企业债务清偿能力来判断。当合伙企业具备“资可抵债”的情况下,其债务应以企业全部财产进行清偿,并在支付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法定补偿金以及缴纳所欠税金、清偿债务后,按照约定或法定的股权比例向投资人分配剩余财产。

合伙人的连带责任

当合伙企业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合伙人应承担连带责任。这里的“不能清偿”指的是企业在“资不抵债”时的客观能力瑕疵,而不是指企业未按约履行义务导致的迟延清偿现象。当合伙企业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也可以要求普通合伙人进行清偿。合伙企业被宣告破产时,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合伙人的无限连带责任是一种补充清偿责任。合伙企业的正常运行期间不涉及投资人消极责任的启动,是因为我国的合伙企业法赋予了合伙企业独立的商事主体地位。虽然合伙企业并非独立的法人,但其独立的商事主体地位是不可否认的。

存在债权竞争时的分别优先权制度

债权债务法律关系的相对性原理

当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的财产足以清偿各自的债务时,各债权人应遵循债权债务法律关系的相对性原理,分别向各自的债务人主张权利。即合伙企业的债权人不得跨过合伙企业而直接向合伙人主张权利或提起诉讼。反之,合伙人的债务人也不得直接向合伙企业主张用该合伙人的股权份额进行清偿。

债权竞争时的优先权

然而,当合伙企业的债权人和合伙人的债权人同时存在时,可能出现两类债权人之间的权利竞争情形,尤其是在各自直接债务人的责任能力不足时,这种冲突会更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合伙企业和合伙人的债权人的债权应当遵循“分别优先权”规则。即合伙企业的债权人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体系中享有优先权,合伙人的债权人在合伙人的财产体系中享有优先权。当一方的优先权用尽后,剩余财产归另一方享有补充求偿权。分别优先权的法律基础在于合伙企业和合伙人的商事主体地位具有相对独立性,各自的债务产生于不同的法律主体之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伙债务的约定不得对抗债权人

    合伙人的债务责任问题。合伙人对于合伙债务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且这种责任不受当事人之间约定的限制。合伙人对合伙债务负有无限清偿责任,并以全部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当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合伙人需以个人财产承担清偿责任。此外,不同法律体系对于合伙人承

  • 合伙人死亡是否属于法定退伙?

    合伙人死亡是否属于法定退伙的问题,以及合伙人死亡后继承人的权益和退伙人是否应承担合伙企业的债务。在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下,合伙人死亡属于法定退伙的情形,其继承人可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取得合伙人资格。退伙人应根据其应分担的比例分担亏损,对于基于退伙前

  • 合伙人退伙时的财产分配和债务分担

    合伙人退伙时的财产分配和债务分担问题。在退伙时,财产分配和债务分担需依据合伙协议的约定进行。若协议未明确规定,则合伙人需平均分担亏损和债务。此规定旨在确保合伙人能公平处理合伙企业的财产和债务。

  • 入伙

    入伙和退伙的法律后果及相关规定。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加入前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退伙分为协议退伙、单方通知退伙、当然退伙和除名退伙四种情形,并详细阐述了每种情形下退伙的具体条件和规定。退伙人对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同样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同时,对于合伙人

  • 普通合伙协议
  • 普通合伙企业退伙的形式
  • 合伙开发房地产中途退伙如何清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