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5日,邱某根、郭某等5人签订了《沙石场股份制联营协议书》,约定各方交纳股金32000元。然而,由于经营不善导致亏损,原合伙人于2007年4月27日与新合伙人重新签订了《沙石料厂联营协议书》。根据新协议,原合伙人以石料厂折价12万元入股新联营体,其中10万元为股金,另外2万元为新联营体向原合伙人的借款。同时,新合伙人也交纳了10万元入股股份,总投资额为24万元(其中4万元为借款)。双方还一致同意将石料厂承包给周某经营,周某按每立方石料收取2元的承包费。
原告邱某根未在新的合伙协议及周某承包经营的合同上签字,但仍参与了管理。原告以未签字为由,主张自己未参与新的合伙经营,并要求其他9位股东退回其股金2.4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邱某根一开始参与了石料厂的合伙经营,后来有5个新合伙人加入共同经营。原告既未提出退出合伙体的意愿,也未要求进行合伙体结算并参与管理。因此,原告仅以未在新的合伙协议及周某承包经营的合同上签字为由主张其已退伙,但该理由不成立。合伙体尚未进行结算,原告要求退回股金2.4万元的证据不充分。因此,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合伙人的债务责任问题。合伙人对于合伙债务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且这种责任不受当事人之间约定的限制。合伙人对合伙债务负有无限清偿责任,并以全部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当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合伙人需以个人财产承担清偿责任。此外,不同法律体系对于合伙人承
合伙人死亡是否属于法定退伙的问题,以及合伙人死亡后继承人的权益和退伙人是否应承担合伙企业的债务。在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下,合伙人死亡属于法定退伙的情形,其继承人可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取得合伙人资格。退伙人应根据其应分担的比例分担亏损,对于基于退伙前
合伙人退伙时的财产分配和债务分担问题。在退伙时,财产分配和债务分担需依据合伙协议的约定进行。若协议未明确规定,则合伙人需平均分担亏损和债务。此规定旨在确保合伙人能公平处理合伙企业的财产和债务。
入伙和退伙的法律后果及相关规定。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加入前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退伙分为协议退伙、单方通知退伙、当然退伙和除名退伙四种情形,并详细阐述了每种情形下退伙的具体条件和规定。退伙人对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同样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同时,对于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