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管辖是指在人民法院系统内部,根据法律规定,将第一审民事案件分配给各级人民法院和同级人民法院受理的问题。我国法院系统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法院,它们都可以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
基层人民法院主要管辖一般民事案件,即除了法律规定由中级法院、高级法院、最高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外,其他一切民事案件都由基层法院管辖。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案件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重大涉外案件是指具有外国因素的民事案件,涉及外国人、外国财产等。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是指在政治或经济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它认为应当由自己审理的案件。
地域管辖是根据当事人住所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或法律事实所在地来确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此外,根据具体案件的性质和涉及的法律关系,还有一些特殊的地域管辖规定,如合同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保险合同纠纷由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移送管辖是指当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本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时,依法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移送管辖是对案件的移送,而不是对管辖权的移送。移送管辖通常发生在同级人民法院之间,但在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也可能适用。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后发现无管辖权时,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在认为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情况下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协议管辖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通过协议选择解决纠纷的管辖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法律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协议管辖只适用于合同纠纷中的债权纠纷,而侵权纠纷则不能通过协议选择管辖法院,只能适用法定管辖。
海事法院对海运合同的管辖权问题。海事法院管辖范围包括水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件、船舶相关纠纷案件等。海事诉讼管辖具有专门管辖、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等特别规定,原告可就被告原则进行起诉。在适用管辖权时,应先适用民事诉讼法,再适用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贷合同引发的民事纠纷可以选择向被告住所地法院或借贷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公民或法人提起的民事诉讼,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当涉及多个被告时,各个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同时,也提到了
管辖权转移的次数问题,指出没有具体规定次数。文章介绍了《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相关规定,即上级法院有权审理下级法院管辖的民事案件,并阐述了移送管辖的适用条件及“不得再自行移送”的含义,以确保移送案件的法院对接受移送的法院有约束力,避免法院间推诿或争
民事诉讼中的反诉条件,包括反诉的提起方式、管辖权、提起时间和具体情况的灵活掌握。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中,应允许反诉。反诉的管辖权方面,只要反诉请求的标的不属于其他法院专属管辖,审理本诉的法院可以受理。反诉的提起时间,一般应在答辩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