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合伙”是指根据协议,两个以上公民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共同劳动和经营的一种形式。通过注册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个人“合伙”成为法律上的“合伙企业”。当然,为了简便起见,个人“合伙”也可以选择不进行注册登记,仅签订合伙协议来约定合伙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这适用于初创合伙中条件不成熟或不确定的情况。
“合伙”是一种由人组成的组织形式,不同于由人和资本组成的“公司”实体。在公司中,股东通常只能以现金、实物、土地使用权和知识产权等四种方式进行出资。而在合伙中,除了可以使用上述四种方式进行出资外,合伙人还可以通过劳务、技术、管理经验、商誉甚至不作为的方式进行出资,只要其他合伙人同意即可。
“公司”采用有限责任制度,这是经济和法律领域的重大创新,它消除了股东的不确定风险,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而“合伙”恰恰是一种高风险的组织形式,它是公司制度的一种补充。合伙所产生的债务首先由合伙人投入合伙或合伙企业的财产进行偿还,如果不足以偿还,则根据合伙协议约定的债务分担比例,由各合伙人使用个人财产继续偿还。此外,各合伙人还需承担“连坐”责任,即任何一位合伙人都有义务替其他合伙人偿还债务,然后再向其他合伙人请求承担其应承担的债务份额。这就是所谓的“无限连带责任”。
“合伙企业”制度非常适用于那些需要谨慎履行义务、行业风险极高的行业,例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部分金融投资行业等。
“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人的责任仅限于其认缴的出资额。
普通合伙人即GP(General Partner),有限合伙人即LP(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与公司制中的股东非常相似,不能通过劳务进行出资,仅在其认缴的出资额范围内承担有限责任。
“公司”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并在利润分配给股东后,股东还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合伙企业”则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由每个合伙人个别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可以避免“双重征税”的问题。
普通合伙人的行为能力和责任。普通合伙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对于有限合伙人,尽管有人认为欠缺民事行为能力人成为有限合伙人有利于其财产保值增值,但另一些人认为这会导致其难以理性判断和监督合伙事务,因此不建议欠缺民事行为能力人成为有
《合伙企业法》中关于有限合伙企业债务承担的规定。新加入的有限合伙人仅对其认缴的出资额承担债务责任。有限合伙人在特定情况下自动退伙,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有限合伙人不会影响企业运营。继承人可继承有限合伙人资格。退伙的有限合伙人仅对其退伙前发生的债务承担责任
新合伙人加入合伙企业的事项。新合伙人需履行出资义务,并确认承担原合伙企业的所有协议、同等权利和责任。同时,新合伙人对入伙前的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协议经新原合伙人签章后生效,一式多份并需向企业登记机关提交。未尽事宜按国家规定执行。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总的来说,签合同之前应该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书面合同签完以后都必须要履行,像是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的合同根本就不受保护,如果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