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合伙人财产份额转让合同当事人有哪些义务
时间:2023-09-11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们知道,如果合伙做生意的,合伙人应该出资设立合伙企业。对于在合伙期间取得的财产,合伙财产合伙关系终止时,可以对合伙财产进行分割。但是普通合伙人财产份额转让合同当事人义务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普通合伙人财产份额转让合同当事人义务
普通合伙人的义务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普通合伙人在将财产份额转让给他人后,仍然承担对合伙企业的义务和责任。普通合伙人对于退伙前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享有无限责任。
受让份额的新入伙人的义务
新入伙人受让普通合伙人的财产份额后,需要根据相关法律和合伙协议的约定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合伙企业法》相关规定
合伙人财产份额受让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非合伙人可以依法受让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一旦修改合伙协议,受让人即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享有相应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新入伙有限合伙人的责任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七十七条规定,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在入伙前对有限合伙企业的债务,仅限于其认缴的出资额。
退伙有限合伙人的责任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八十一条规定,退伙的有限合伙人对于在其退伙前因其原因而产生的有限合伙企业债务,仅限于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取回的财产。
合伙财产份额出质的处理
合伙人可以将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设定为质权以满足其他债权人的要求。然而,由于质权的设立可能导致财产份额的转让(例如在无法履行主债务时),因此《合伙企业法》对以合伙财产份额出质作出了限制性的规定。根据该法规定,合伙人必须经过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同意才能将其财产份额出质。未经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同意,该行为将被视为无效。如果此行为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行为人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伙人代位权
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在劳务、法人、对外转让出资、出资、竞争、交易、事务执行、丧失偿债能力、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和财产继承等方面的区别。
-
购买集资房需签订何种合同
购买集资房时需签订何种合同的问题。购买集资房应签订书面的房屋买卖合同,内容涵盖当事人信息、房屋状况、销售方式、价款等。集资房买卖受法律保护,但需符合相关规定,如购房人需拥有有限产权,不满一定期限不得转让等。各地具体政策可能存在差异。
-
地役权的设立形式
地役权的设立形式及其相关规定。设立地役权需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当事人可选择登记。地役权期限依当事人约定,且不得超过相关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涉及土地所有权的地役权在设立相关权利时继续有效。地役权自合同生效时设立,不得单独转让或抵押,随相关用益物
-
公司被吊销后债权债务的转让问题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债权债务的转让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司未注销前可对债权债务进行转让,需签订转让协议。合同变更内容不明确则推定为未变更,债权人可部分或全部转让合同权利,但根据合同性质、当事人约定、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情形除外。债务人转移义务需
-
签订合同后的合同成立问题
-
借款合同
-
地役权的具有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