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费的目的是弥补意外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而意外事件具有两个特点:
因此,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费是将意外事件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结合起来,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被保险人明白,支付保险费后,如果没有遇到意外事件,说明他的运行活动正常,并因此获得了应有的收益。因此,他不会因为未遭遇意外事件而没有得到赔款而感到吃亏。
如果遇到意外事件导致经济损失并获得赔款,只是部分弥补了损失。由于意外事件的发生影响了他的正常运行,造成的收益损失难以补回。因此,即使获得赔款,他也不会感到赚到便宜。认为支付保险费后未获得赔款是吃亏,只有在获得赔款后才是赚到的想法,是对保险的误解。保险是商品经济运行保护伞。
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费后,并不一定会遇到意外事件,只是有可能遇到。为了防范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费后可以放心地进行经营活动。正如有些人所说,没有保险,轮船不敢出航,飞机不敢起飞(指经营性)。因为谁也无法保证每次航行都会安全无恙。例如,1963年我国自己建造的第一艘万吨货轮“跃进号”就在她由上海赴日本的首航途中沉没。因此,对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经营者来说,支付保险费为其经济运行提供了最佳的经济保障。
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备有偿性、保障性、有条件的双务性、附和性及射幸合同和最大诚信合同等特征。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承担保险保障责任。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
新《保险法》对保险经营者提出的新要求。保险经营者需完善经营管理,并特别完善签收制度、加强核保工作和售后服务的管理。新法规定了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需提供格式条款并明确说明内容,否则无法证明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此外,保险行业自律改进和监管制度的完善也被强调,
⑵ 海上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海上保险合同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保险费率,它是依照大数法则根据特定风险发生的概率厘定的。所以我国《保险法》第 30 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