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处理医疗事故应遵循公开、公平、工作化和及时便民的原则,务求实事求是,不得歪曲事实。在定性上要有明确的标准,责任要得以明确,处理要合理恰当。
2. 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或严重残疾。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严重功能障碍受损。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轻度功能障碍。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其他人身损害。
根据我国相关条例,不同级别的医疗事故有相应的处理程序。
1. 医务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为患者提供认真细致的诊疗服务。
2. 医疗机构应注重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管理法律的培训,并培养其职业道德。
3. 需要监控医疗服务质量,可以设立相关人员对医务人员的执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咨询。
4. 医务人员应如实填写患者病历,并妥善保管。
5. 不得伪造、修改、销毁或隐匿患者病历。
6. 应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可以复印或复制患者资料。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医疗过错参与度的评定方法,包括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下如何鉴定医疗损害结果与医疗过错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专门性问题。医疗过错参与度被划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四种,根据不同的责任程度,对当事人的权利影响不同。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及程序。该程序由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进行,包括临床医学和法医学专家,分为受理、调查和作出鉴定结论三个阶段。在受理阶段,当事人可选择鉴定委员会委员并组成鉴定委员会。调查阶段以书面调查为主,当事人可委托医学专家或律师出席提供证据和辩论
医疗事故鉴定的办理时限及相关流程。医学会在收到申请后的5个工作日内通知双方当事人提交材料,双方应在10个工作日内提交相关材料。医学会在接到材料后的45个工作日内组织鉴定并出具鉴定书。鉴定流程包括核实身份、宣读纠纷原由、抽签、介绍专家组成员、当事人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