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协议还应当载明哪些事项
律师回答:
(1)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2)执行事务合伙人应具备的条件和选择程序;
(3)执行事务合伙人权限与违约处理办法;
(4)执行事务合伙人的除名条件和更换程序;
(5)有限合伙人入伙、退伙的条件、程序以及相关责任;
(6)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相互转变程序。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
第六十一条有限合伙企业由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合伙人设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有限合伙企业至少应当有一个普通合伙人。
第六十二条有限合伙企业名称中应当标明“有限合伙”字样。
第六十三条合伙协议除符合本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外,还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
(二)执行事务合伙人应具备的条件和选择程序;
(三)执行事务合伙人权限与违约处理办法;
(四)执行事务合伙人的除名条件和更换程序;
(五)有限合伙人入伙、退伙的条件、程序以及相关责任;
(六)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相互转变程序。
第六十四条有限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作价出资。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
第六十五条有限合伙人应当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按期足额缴纳出资;未按期足额缴纳的,应当承担补缴义务,并对其他合伙人承担违约责任。
第六十六条有限合伙企业登记事项中应当载明有限合伙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及认缴的出资数额。
第六十七条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执行事务合伙人可以要求在合伙协议中确定执行事务的报酬及报酬提取方式。
中国有限合伙制度立法的不足。地方立法推动中央立法是中国创业投资立法的特点,但地方性立法受到法律体制限制和实践操作困难。有限合伙制度作为市场主体立法的一部分,应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法律做出规定。现行《合伙企业法》未能充分考虑法律的适应性,对有限合伙制
有限合伙企业中虚假出资和抽逃资金行为的责任问题。有限合伙人若在有限合伙企业中虚假出资或抽逃资金,应参照公司法和刑法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法律依据包括《合伙企业法》的相关条款,如第六十五条和第一百零三条第一款。尽管法律没有直接规定有限合伙人抽逃出资的责任
有限合伙人财产份额出质和转让的问题。根据《合伙企业法》,有限合伙人有权将其财产份额进行出质和转让,但须遵守合伙协议的约定。此外,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的条件包括合伙人数量、公司名称、普通合伙人以及详细的合伙协议。
有限合伙协议与章程的关系。合伙协议是设立合伙组织的必备法律文件,需满足法定要件才能获得法律保护。公司章程是公司依法制定的基本文件,规定公司的重大事项和基本规则。有限合伙企业协议和章程虽无直接联系,但都是企业成立的基础。同时,《合伙企业法》对合伙协议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