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有限合伙企业非法集资的情况发生,合伙企业法采取了限制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人数量的措施。根据法律规定,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数量应为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有限合伙企业扩大了债权人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有限合伙人仅对其出资额承担责任,当普通合伙人无法承担全部责任时,有限合伙企业的责任就转嫁给了债权人。
有限合伙人退伙后,如果未能取回其财产份额,则其责任将免除,而该责任将由普通合伙人承担。
出资人可以利用有限责任进行欺诈或谋取非法利益。为了填补这一法律漏洞,《合伙企业法》修订后引入了人格否认制度,但该法中的规定仍然较为笼统。
合伙企业债权人的债权担保主要依赖于普通合伙人的偿债能力。然而,《合伙企业法》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强制规定了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因此,普通合伙人多为自然人,他们将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当前信用体系不完善、登记公示制度亟待改善的市场环境下,债权人必须谨慎对待。
立法者已经注意到有限合伙企业的责任风险,并在合伙企业法中做出了相关规定,包括:
- 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
- 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有限合伙人为普通合伙人并与其交易时,有限合伙人对该笔交易承担与普通合伙人同样的责任
- 有限合伙人转变为普通合伙人时,对其在有限合伙期间产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然而,仍有学者认为,《合伙企业法》对有限合伙企业责任风险的解决功能仍需进一步完善。
有限合伙人的撤销权行使方式,包括撤销侵权行为、撤销受委托人的执行权以及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的区别。在债务承担、关联交易、竞业禁止、财产份额出质和转让以及出资方面,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存在显著差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建立有限合伙企业的协议内容。该协议规定了合伙企业的名称、住所、合伙目的、经营范围及合伙期限等。同时,详细阐述了合伙人的出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包括首期出资和后期出资的具体要求和规定。此外
合伙人在不同国家所面临的责任范围和限制问题。美国的合伙人在合同债务方面责任扩大,而英国和我国的合伙人责任范围涵盖了合同和侵权债务,但未对合同债务与侵权债务进行严格区分。合伙人个人责任范围也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有所不同,美国纽约州和英国的合伙人需要
中国有限合伙制度立法的不足。地方立法推动中央立法是中国创业投资立法的特点,但地方性立法受到法律体制限制和实践操作困难。有限合伙制度作为市场主体立法的一部分,应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法律做出规定。现行《合伙企业法》未能充分考虑法律的适应性,对有限合伙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