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伙企业法 > 合伙企业类型 > 有限合伙企业 > 有限合伙人主体资格法律规定

有限合伙人主体资格法律规定

时间:2020-05-2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745
生活对于合伙企业是很常见的,对于有限合伙的合伙人包括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法律对其中的普通合伙人的要求比较严格,因为普通合伙人是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那么,有限合伙人主体资格法律规定有哪些呢?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有限合伙企业的主体的规定

有限合伙企业的是由普通的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的。普通合伙人也就是以前的合伙人的条件,主要是自然人,因为是涉及到对企业的损失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所以在具体要求上是比较严格的,如果一旦普通合伙人无法承担责任,这样的话债权人的利益有时就得不到保护。所以在《合伙企业法》第三条规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之所以规定这些主体不能成为普通合伙人,是因为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基于此,其责任限定在“认缴的出资额”范围内。因此,就有限合伙人的身份来看,无论是公民、法人还是其他组织都没有问题。

合伙人主体资格的认定

1、按照协议提供资金或者实物,参与合伙盈余分配,共担风险的,虽不参加合伙经营、劳动,也可以认定为合伙人。

2、按照协议提供技术性劳务,参与合伙组织的盈余分配,并共担风险的,虽不提供资金、实物,也可认定为合伙人。

3、向合伙组织或者合伙人提供资金,并以此收取固定利息,不参加合伙经营、劳动,不参加合伙盈余分配,不承担合伙经营风硷责任的,是借贷关系中的出借人,不应认定为合伙人。

4、虽然参加合伙经营、劳动,但不参与合伙组织的盈余分配,不承担合伙经营的风险责任,只获取固定报酬的,是雇佣关系中的受雇人,不应认定为合伙人。

5、仅向合伙组织提供某种财物的使用权,并以此取得固定收人,不参加合伙经营、劳动,不参加合伙的盈余分配,不承担合伙经营风险责任的,是租赁关系中的出租人,不应认定为合伙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咨询:合伙买车追尾事故处理及资金问题

    合伙购买货车后发生追尾事故的处理及资金问题。律师指出,维修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涉及合伙关系和按揭的问题需进一步了解。关于与合伙人家人之间的资金问题,应根据合伙协议全面结算并分配或分担金额。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关于入伙、退伙、退伙

  • 丰富了企业的组织形式

    新《合伙企业法》对我国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它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为多种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创造了条件,尤其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限合伙的二元责任制度和管理结构适应了风险投资的需要,受到投资家们的青睐。随着有限合伙的确立,传统合伙企业也

  • 合伙企业法的适用范围

    合伙企业法的适用范围,包括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在内的各类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人的责任则限于其认缴的出资额。此外,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等特定单位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

  • 有限合伙人的竞业自由权利

    有限合伙人的竞业自由权利。根据《合伙企业法》,有限合伙人享有经营与本企业相竞争业务的权利,可以自行经营或与他人合作经营,除非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普通合伙人可以在协议中约定限制有限合伙人的竞业权利,但必须明确约定。

  • 普通合伙人的优先购买权行使的效力
  • 怎样认定合伙协议的法律效力
  • 有限合伙人主体资格法律规定
合伙企业类型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