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合伙企业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
一、设立依据
所谓设立的依据,即设立该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法律规定。
1、有限合伙企业: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
2、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二、出资人数
1、有限合伙企业:应由2人以上50人以下的合伙人出资设立,至少应当有1名普通合伙人。
2、有限责任公司:应由50人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
三、出资方式
1、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普通合伙人也可以用劳务出资。
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可见,相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而言,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在出资方式上更为灵活,突出表现为普通合伙人可以劳务出资,而且货币出资的比例没有要求。
四、组织机构
1、有限合伙企业:未对最高权力机构予以明确,原则上合伙企业重大事务由全体合伙人通过合伙协议、合伙人会议的方式共同决定;执行机构为普通合伙人。
2、有限责任公司:最高权力机构为全体股东组成的股东会;执行机构为董事会或执行董事。
五、出资流转
1、有限合伙企业:
(1)原则上,合伙人入伙、退伙及财产份额对外转让均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2)合伙人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可以继承,有限合伙人资格一般可继承,普通合伙人资格一般不能继承;
(3)合伙人可以在合伙协议中对合伙人的入伙、退伙、财产份额继承及对外转让作出更严格的规定。
2、有限责任公司:
(1)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2)股东对外转让股权应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3)原则上,股东资格及股权均可以继承;
(4)章程可以对股权转让做更严格规定。
六、对外投资
1、有限合伙企业:可以向其他经济组织(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合伙企业等)投资,原则上无限制。
2、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向其他经济组织(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合伙企业等)投资,但须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的总额及单项投资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七、税收缴纳
有限合伙企业与有限责任公司在税收缴纳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所得税上:
1、有限合伙企业:无需就合伙企业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而是由合伙人就个人从合伙企业获取的利润分配缴纳所得税。
2、有限责任公司:需要就企业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股东还需要就个人从公司获取的利润分配缴纳所得税。
因此,仅就所得税缴纳而言,合伙企业与有限责任公司相比,不存在双重税负。
八、利润分配
1、有限合伙企业:原则上,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
2、有限责任公司:原则上,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的除外。分配利润前要先提取法定公积金。
与有限责任公司相比,有限合伙企业在利润分配方面更能体现其“人合”的特点,更具有灵活性,且无提取法定公积金的强制性要求。
九、债务承担
1、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2、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有限合伙撤股的法律程序及有限合伙公司的法人属性。有限合伙撤股的情形包括合伙协议约定的撤股事由、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等。撤股程序需根据合伙协议约定进行,合伙人违反规定应赔偿损失。此外,合伙组织具有独立性、合伙财产共有性、对外承担责任独立性等特征,而有限合
私募基金有限合伙人的条件。自然人作为有限合伙人需满足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一定金额等条件,同时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得低于100万元。另外,有限合伙企业的设立需要满足多个条件,包括至少两个合伙人、书面合伙协议、出资等。相对于公司类企业,其设立条
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在劳务、法人、对外转让出资、出资、竞争、交易、事务执行、丧失偿债能力、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和财产继承等方面的区别。
有限合伙人的特殊性质,包括与普通合伙人的区别以及责任范围。文中介绍了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在企业经营中的不同角色和职责,以及在中国市场中的现状和参与管理模式。有限合伙人不得对合伙企业以劳务出资,不参与经营,仅按出资比例分享利润和承担亏损,并对合伙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