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标准 > 我国人身伤害伤残鉴定的种类

我国人身伤害伤残鉴定的种类

时间:2025-05-28 浏览: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8029
我国人身伤害伤残鉴定标准存在有缺陷吗?有的话又存在些怎样的缺陷呢?

我国人身伤害伤残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刑事伤害伤残鉴定、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鉴定、人身保险伤残鉴定、医疗事故伤残鉴定、残疾人残疾程度评定以及其他意外伤害伤残鉴定等。

不同的伤残鉴定标准

为了适用于不同的对象,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不同的伤残鉴定标准。目前,我国实施的伤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996年3月14日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2002年3月1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民政部制定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中国保险公司制定的《人身保险意外伤害给付标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以及卫生部制定、2002年9月1日起实施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等。

此外,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公检法部门也联合制定了适用于本地区的《人身伤害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其中,《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和新近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评定》标准为国家标准,其他标准为部门标准或地方标准/规定。

伤残鉴定标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上述几种标准的分析,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不完整性:尽管有多种鉴定标准,但在涉及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损害致残案件伤残评定方面,国家并没有制定具体的评残标准。这导致在鉴定此类案件时缺乏统一标准,大多数案件只评定损伤程度,而不给予伤残鉴定,无法有效保护当事人的权益。据调查,在某些地方,对于刑事案件受害人,轻伤以下不予评残,只有重伤并且当事人强烈要求时才参照工伤标准进行评残。由于各行业伤残鉴定标准不统一不协调,鉴定人在适用标准时难以选择合适的标准。有时即使评残,也只是参照其他行业标准进行评定。对方当事人往往以不是此类损伤(如工伤等)进行抗辩,要求重新鉴定使用其他标准。

(二)不平等性:目前的伤残鉴定标准由于制订目的不同,造成了各种标准带有明显的行业性。适用不同标准进行伤残等级鉴定时,有时同一人同一损伤,在适用某个行业标准时达到了伤残,而在适用另一个行业标准时则不构成伤残。例如,《工伤标准》和《道路标准》都将伤残程度划分为十个等级,但具体的条款存在许多差异。对同一人身伤害进行评残时,使用《工伤标准》往往会得出比使用《道路标准》更高一个等级,有时甚至高出二、三、四个等级。这种鉴定标准的不一致会导致同一人身损害因适用不同的标准而得出不同的鉴定结果,凸显出明显的不平等性。对当事人来说,很难平等、公平地实现其权利。此外,《工伤标准》和《道路标准》在晋级原则上也存在不同。《道路标准》规定"受伤人员符合二处以上伤残等级者,应当写明各处的伤残等级",即未作晋级规定,而使用附录B的综合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而《工伤标准》规定"两项以上相同等级,最多晋升一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九级伤残鉴定标准

    九级伤残鉴定标准,包括癫痫、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的伤残程度认定以及相应的赔偿标准。文章详细列举了九级伤残的多种情形,如脑挫裂伤、开颅手术、颈部外伤等,并指出符合相应情形的人员将被认定为九级伤残,享受相应的赔偿标准。

  • 职工工伤伤残鉴定标准

    职工工伤伤残鉴定标准,详细列举了一级至二级的伤残鉴定情况,包括智能损伤、肢体瘫痪、运动障碍、面部毁容、瘢痕形成、肺功能损伤等多个方面的具体标准。内容详尽,涵盖了多种伤残情况的鉴定要求。

  • 一. 工伤肋骨骨折评级标准

    工伤肋骨骨折的评级标准,依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规定,肋骨骨折可评定为十级伤残。文章还介绍了最新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及其参考依据,并详细列举了工伤发生的费用补偿项目。此外,文章扩展了工伤鉴定的内涵,包括劳动能力鉴

  • 右手食指末节骨折工伤鉴定等级

    右手食指末节骨折的工伤鉴定等级。根据GB/T16180标准,该情形可能被鉴定为十级伤残,主要依据手指末节骨折及功能障碍的程度进行评定。工伤认定则依据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等情形。经治疗伤情稳定后,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享受相应工伤待

  • 工伤保险赔偿项目及标准
  • 九级伤残工伤赔偿标准详解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费的支付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