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业作为独立民事主体的一个条件是名义独立。合伙企业以商号的名义对外进行民事活动,以合伙的名义让渡财产所有权并接受他人转让的商品所有权。在经济交往中,人们只习惯问商号而不问合伙人。合伙企业在经过核准登记后受到法律的保护,对外开展民事活动完全以合伙的名义进行。我国的法律和法规赋予了独立合伙主体越来越多的权利,使合伙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信用社开设账户、以合伙的名义申请商标注册、成为独立的纳税主体,并且合伙可以作为独立的诉讼主体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
合伙企业作为独立民事主体的另一个条件是意志独立。合伙企业的意志不再是单一合伙人的意志,而是全体合伙人的共同意志。合伙财产在一定程度上已脱离了其原所有人,全体合伙人的共同意志才能对合伙事务发生效力。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由个人进行,但却体现合伙的独立意志,代表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作为独立民事主体的第三个条件是财产独立。合伙财产为全体合伙人共同共有,合伙采用共同共有财产制排斥了某一合伙人行使个人所有权。合伙成员一旦出资,该部分财产就与其相对分离,而由合伙企业享有这部分财产的经营管理权,从而具有了区别于合伙人个人财产而相对独立的合伙团体财产。合伙企业的财产为合伙企业所有,合伙人不得请求分割合伙企业的财产。
合伙企业作为独立民事主体的最后一个条件是责任独立。合伙企业应首先以其独立财产承担无限清偿责任,而不是由合伙人承担。合伙人对合伙债务的责任已由过去的无限连带转为相对独立的责任。合伙企业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债务,财产不足时,合伙人才需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个人独资企业的资产转让事宜。转让方和受让方在协商一致后,签订了转让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转让价格、支付方式、保证事项、转让效力、违约责任、变更或解除协议、费用负担、争议解决以及合同生效的条件和日期等。此外,还提到了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
合伙人身份继承程序和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继承问题。在合伙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取得合伙人资格并继承财产份额。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在投资人死亡后由继承人继承,根据不同情况可能发生企业解散、单一继承人承继、多个继承人分别继承等情况。处理时需综合
有限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报告义务履行方式,包括定期向其他合伙人报告事务执行情况和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合伙人拥有对执行事务的监督权。执行事务合伙人有权提出异议并暂停事务执行,若受委托人不按协议或决定执行事务,其他合伙人可撤销其委托。
一般合伙与隐名合伙的主要区别。在出资财产、主体资格、权利义务和承担责任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一般合伙中,财产属于合伙人共同所有,每个合伙人是法律意义上的独立主体,权利义务相同,对外所负债务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隐名合伙中,财产名义上归显名合伙人所有,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