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2日,汪某将其所有的二轮摩托车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该公司于同日向签发了保单,该保单《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下称《保险条款》)第四条约定:保险合同中的被保险人是指投保人及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第八条约定:被保险人在使用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中,造成他人人身伤亡,被保险人的赔偿限额为50000元,医疗赔偿限额为8000元,被保险人无责任的赔偿限额为10000元,无责任医疗赔偿限额为1600元;第九条约定:因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而发生交通事故保险人只垫付抢救费用,其它损失和费用不予垫付赔偿,所垫付的抢救费用可以追偿。后汪某在明知尹某无驾驶执照的情况下,将摩托车借给尹丹使用。尹某驾驶该轮摩托车与无证驾驶的黄某发生交通事故,两车相刮,造成黄某受伤,并经抢救无效死亡,用去抢救费用1632.26元。该交通事故经交警大队认定为尹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黄某负事故的次要责任,后经交警大队调解,汪某向黄某家属赔付了6万元,尹某家属向黄某家属赔付了3万元,合计人民币9万元。后汪某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遭拒。
对保险公司是否应对无证驾驶情形下应否承担人身伤亡赔偿责任的问题,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根据《道路安全法》第七十六条、《交强险条例》第一条、第三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及第二十三条等规定综合分析,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需进行综合分析。交强险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其与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的区别在于其社会公益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无论交通事故当事人各方是否有过错以及过错程度如何,保险公司应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体现了保护受害人的原则。《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财产损失不予赔偿,但对人身伤亡是否赔偿没有规定。人身伤亡与财产损失在法律中是分别表述的,不存在包含关系。且保险条款中对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进行了明确规定。因此,保险公司应承担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
根据《交强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保险公司仅承担抢救费用的垫付责任,而非其他损失。财产损失是指因侵害权利人的财产权和人身权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应从广义上理解,包括人身伤亡和物质性损失在内的全部损失。中国保监会关于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的规定也明确指出,在无证驾驶等情形下,保险公司仅对抢救费用承担垫付责任,不对其他人身伤亡所致的经济损失进行垫付和赔偿。根据合同条款和《交强险条例》的规定,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的汪某违反了合同约定,应承担相应后果,保险公司不应对其进行理赔。
自拍杆侵权问题的处理方式。针对产品侵权和专利侵权两种情形,需依据具体侵权情况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涉及产品缺陷导致损害的情况,生产者和销售者需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可向二者请求赔偿。针对自拍杆侵权问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
股东侵害公司利益是否会引发公司解散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相关规定,股东侵害公司利益并不会直接导致公司解散,但股东需承担连带责任并依法赔偿损失。公司解散的情形包括营业期限届满、股东决议解散、合并分立、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等。在特定情况下,如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期满时,特定情形下应延长或按工伤保险规定执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选择继续履行或要求支付赔偿金;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包括解除劳动合同、
中国保险法中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谎称发生保险事故或制造事故、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实等情形下的保险处理原则。同时,也讨论了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后投保人未按期申请复效、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等问题,并强调了保险期间内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