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人缺乏证据,检察院是否会追究其责任?
时间:2025-07-13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国家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那么,行贿人没有证据检察院会追究行贿人责任吗?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检察院是否起诉行贿案件取决于具体的证据要求根据具体的证据要求,检察院决定是否对受贿案件进行起诉。只有在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且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才会作出起诉决定。然而,在本案中,如果没有任何证据或者证据不能排除其他合理怀疑,不足以证明行贿人的行为确实、充分,那么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因此,证据不足是不会导致行贿人被追究责任的。
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属于行贿罪。根据该条款,对于数额较大的行贿行为,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罚。而对于数额巨大的行贿行为,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单位犯了上述行贿罪,单位将被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进行处罚。
然而,如果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最高检察院关于行贿罪立案标准
行贿案件应予立案的情形根据最高检察院的规定,涉嫌行贿罪的案件应予立案,如果满足以下情形之一:1. 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2. 行贿数额不满一万元,但具备以下情形之一: (1) 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 (2) 向三人以上行贿; (3) 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 (4) 导致国家或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对于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并已获得不正当利益的情况,将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法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若发现证据不足或可能存在非法收集证据的情况,可选择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经过二次补充侦查后,如仍认为证据不足,将做出不起诉决定,涉案人员不会有案底记录,对其个人声誉和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
-
管辖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在管辖贪污贿赂案件时的移交原则,犯罪地的管辖原则,并案处理的情形,辩护与代理中辩护人的资格、法律援助的规定、辩护律师的权利,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以及律师调取证据的规定。
-
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
我国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以及刑事案件提起公诉的条件。追诉时效是根据法定最高刑确定的,不同刑期有不同的追诉期限。提起公诉的条件包括查清犯罪事实、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以及证据确实充分。在追诉过程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继续追诉,需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核准。
-
举报受贿是否需要提供证据
举报受贿时是否需要提供证据的问题。举报人需提供相关证据,如书面文件、录音、视频、照片等,以确保举报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若无法提供证据,受案机关可能不立案。同时,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在受理案件时也会审查案卷材料的内容,确保案件符合法律要求。
-
不服法院生效刑事裁判的申诉和不服人民检察院诉讼终结处理决定的申诉
-
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公诉程序的提起
-
行贿人缺乏证据,检察院是否会追究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