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监护权 > 监护和代理的区别是什么

监护和代理的区别是什么

时间:2025-03-13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1310
监护和代理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民事制度,监护制度涉及到监护人与被监护人,而代理制度涉及到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监护制度和代理制度是有所差别的,那么监护和代理的区别?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民法典》与《民法通则》的生效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该法于2021年1月1日生效,而《民法通则》的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因此,在生效后,《民法典》将取代《民法通则》,并导致相关的司法解释失效。

监护的定义和目的

根据一般理解,监护是指民法上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制度。从本质上讲,监护是一种对缺乏行为能力人的监督和照顾制度。监护的设立目的主要在于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代理的定义和范围

代理是指以他人的名义,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对被代理人直接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则由具备监护能力的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1. 祖父母、外祖父母;2. 兄、姐;3.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但需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如果对担任监护人产生争议,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监护人。如果对指定结果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裁决。如果没有符合上述规定的监护人,则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代理的权力和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十三条规定,公民和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负有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胎儿亲子鉴定的法律程序

    胎儿亲子鉴定的法律程序。胎儿亲子鉴定程序包括预约、验明身份、采样、鉴定和报告反馈等步骤。孕妇可根据孕期选择抽取绒毛或羊水进行鉴定,必须在三甲妇产科医院进行手术。亲子鉴定涉及夫妻、子女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应从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出发审慎处理。具备亲子

  • 产品质量问题的责任承担

    产品质量的责任承担问题,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无过错责任、《产品质量法》与委托加工产品的区别,以及委托加工产品的法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生产者和销售者需承担无过错责任,受害人可选择起诉生产者和销售者。委托加工产品在法律上属于合同法领域,其质量责任主要涉

  • 具有中断诉讼时效行为的情形

    我国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包括适用对象、援用主体、法律效力和期间性质等方面的不同。

  • 房屋抵押和房屋按揭的异同

    房屋抵押和房屋按揭的异同,包括法律关系主体、贷款用途和目的、法律关系内容、法律关系的客体以及买卖合同和担保合同标的物的区别。房屋抵押涉及借款人、贷款人和房屋抵押人,贷款用途不特定;而房屋按揭涉及购房人、房产商和按揭银行,贷款专款专用。两者在法律关系内

  • 商标权与商号权的差异
  • 监护人的职责
  •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