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船舶运输安全管理责任,改善通航环境,规范通航秩序,提高船员安全意识和技能,完善监管手段,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船舶对交通事故的预防能力,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保障桥梁和通航建筑物的安全,避免通航水域船舶泄漏污染,规范水运市场,促进水上交通运输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交通部决定自2007年7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在全国开展一次防船舶碰撞、防泄漏的专项整治活动。
此次整治活动的目标是改善船舶通航环境,提高船公司和船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能力,有效预防船舶碰撞和泄漏事故的发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各派出机构、各直属海事局、各航运企业在交通部的领导下,统一时间、统一方法、统一标准,对可能造成船舶碰撞和泄漏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船员进行安全教育和船舶避碰规则和航行规章的学习,落实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制定整改方案,实施整改行动,将整改过程中的有效措施固化为长效管理机制,总结专项整治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
本次整治活动的重点水域为沿海和内河主要港口水域及进出港口的主要航道,内河和沿海的通航密集区、交通管制区、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区,主要通航水域的桥区、坝区和船闸区。重点整治的船舶为客船(含客滚船、客渡船)、油船、危险品船、化学品船和砂石料运输船。
为加强对本次整治行动的领导和协调,交通部成立防船舶碰撞、防泄漏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具体领导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交通部海事局。
整治活动的措施包括:全面排查事故隐患,严肃查处违章航行、违规操作行为;加强船员安全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开展船舶航行设备检查,确保船舶安全适航;强化航运公司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责任制度;加强对通航水域助航设施的配布和管理;及时发布和传递公共安全管理信息。
此次整治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安全隐患排查和船公司自查阶段,通航环境治理和安全隐患整改阶段,总结阶段。各地要及时将有关整治工作开展的情况向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办公室将编制活动简报下发各有关单位,并将适时组织督查小组到各地督查,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
通过以上措施和行动步骤,交通部将全面落实船舶运输安全管理责任,改善通航环境,规范通航秩序,提高船员安全意识和技能,完善监管手段,加大监管力度,有效预防船舶碰撞和泄漏事故的发生,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保障桥梁和通航建筑物的安全,避免通航水域船舶泄漏污染,规范水运市场,促进水上交通运输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七名原告因船员劳务合同纠纷起诉两被告茂名市**船舶运输有限公司和中国**燃料供应茂名公司的案件。邵*轩在“茂中燃02”轮上工作并因病去世,其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两被告支付邵*轩的劳务报酬8,000元,并确认该劳务报酬具有船舶优先权。原告提供了相关证
保险公司船舶险在船舶碰撞事故中的责任赔偿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相关规定,海上保险合同主要涵盖保险人名称、被保险人名称、保险标的等。船舶碰撞的构成要件包括发生在海上或其他可航水域的船舶相撞,且必须造成损害。保险公司将按照合同约定的范围进行
中山市饲料厂与沈阳市总公司之间的玉米买卖合同纠纷。合同签订后,饲料厂将玉米交给珠成办事处托运,但在运输过程中,“太白山”轮遭遇碰撞事故导致玉米损失。经过责任划分和协商,由**公司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损失。饲料厂提起诉讼后,海事法院和二审法院对案件进行了
船舶污染的来源和法律分类。船舶污染主要源于废气污染、油污染、废水污染、垃圾污染等方面。根据成因,船舶污染可分为操作性污染和事故性污染两类。船舶污染具有多样性特征,表现为种类多且具有流动性的污染物质。同时,侵权关系复杂涉及多方面责任人。船舶污染地域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