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船舶运输安全管理责任,改善通航环境,规范通航秩序,提高船员安全意识和技能,完善监管手段,加大监管力度,提高船舶对交通事故的预防能力,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保障桥梁和通航建筑物的安全,避免通航水域船舶泄漏污染,规范水运市场,促进水上交通运输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交通部决定自2007年7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在全国开展一次防船舶碰撞、防泄漏的专项整治活动。
此次整治活动的目标是改善船舶通航环境,提高船公司和船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能力,有效预防船舶碰撞和泄漏事故的发生。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各派出机构、各直属海事局、各航运企业在交通部的领导下,统一时间、统一方法、统一标准,对可能造成船舶碰撞和泄漏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船员进行安全教育和船舶避碰规则和航行规章的学习,落实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制定整改方案,实施整改行动,将整改过程中的有效措施固化为长效管理机制,总结专项整治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
本次整治活动的重点水域为沿海和内河主要港口水域及进出港口的主要航道,内河和沿海的通航密集区、交通管制区、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区,主要通航水域的桥区、坝区和船闸区。重点整治的船舶为客船(含客滚船、客渡船)、油船、危险品船、化学品船和砂石料运输船。
为加强对本次整治行动的领导和协调,交通部成立防船舶碰撞、防泄漏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具体领导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交通部海事局。
整治活动的措施包括:全面排查事故隐患,严肃查处违章航行、违规操作行为;加强船员安全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开展船舶航行设备检查,确保船舶安全适航;强化航运公司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责任制度;加强对通航水域助航设施的配布和管理;及时发布和传递公共安全管理信息。
此次整治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安全隐患排查和船公司自查阶段,通航环境治理和安全隐患整改阶段,总结阶段。各地要及时将有关整治工作开展的情况向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办公室将编制活动简报下发各有关单位,并将适时组织督查小组到各地督查,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和好的做法。
通过以上措施和行动步骤,交通部将全面落实船舶运输安全管理责任,改善通航环境,规范通航秩序,提高船员安全意识和技能,完善监管手段,加大监管力度,有效预防船舶碰撞和泄漏事故的发生,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保障桥梁和通航建筑物的安全,避免通航水域船舶泄漏污染,规范水运市场,促进水上交通运输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航行中产生的额外费用,包括港口费、船员工资和给养等船舶消耗费用、船舶修理费、货物灭失损失费、运费损失费、特殊费用和保险费等。同时,文章还明确了不能列入共同海损的费用范围。
船舶污染责任保险的定义与特点。该保险旨在针对船舶上燃油、载运油品等泄漏造成的污染损害,由船舶所有者或管理者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其特点是船东可单独投保,保险责任范围扩大,费率制定更加科学合理,以及赔偿责任限额增加。该保险为船东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保障,并有
利比里亚易迅航运公司与巴拿马金光海外私人经营有限公司之间的船只碰撞案件。案件涉及两艘船只“易迅”轮和“延安”轮在特定海域发生碰撞,导致“易迅”轮沉没和“延安”轮受损。原告提出了海事请求权保全申请,天津海事法院裁定准许并扣押了被告的船只。被告提供了担保
我国法律对不同类型案件的审结期限的规定。简易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一审案件应在六个月内审结,必要时可延长。民事判决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三个月。此外,还有针对不同类型案件的特定审结期限,如船舶碰撞、共同海损案件为一年,涉外民事案件则不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