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事责任 > 船舶碰撞 > “大东海”轮船期损失纠纷案

“大东海”轮船期损失纠纷案

时间:2025-02-07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368

航次租船合同中卸货港的卸货效率约定及争议

案情

原告:**国际海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被告:**远航船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1992年7月22日,**公司与**公司签订了一份连续单航次租船合同。合同约定了装货港和卸货港,以及装卸货效率和时间的计算方式。合同还规定,如果船舶滞期,**公司应向**公司支付滞期费。合同签订后,**公司派遣了“大东海”轮运输散煤,并于8月24日抵达黄埔港桂山锚地,但未能靠泊黄埔新港码头。**公司多次要求**公司赔偿因滞留在锚地造成的船期损失,最后一次要求赔偿的时间为1992年12月29日。1994年12月29日,**公司向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公司支付船期损失。

审判

海事法院认为,**公司在二年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一日向法院传真递交起诉状,诉讼行为有效。**公司与**公司签订的连续单航次租船合同合法有效,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合同约定了装货港的装货效率、装货时间的起算和滞期费等事项,双方无争议。然而,合同没有约定卸货港的卸货时间及滞期费,仅约定卸货效率为CQD,即按习惯尽快装卸。根据合同约定,**公司作为出租人,应承担CQD条款下装卸时间损失的风险。本案中,合同约定的卸货港为黄埔新港码头一个安全泊位,而“大东海”轮抵达黄埔港桂山锚地并不能视为到达船舶。船舶是否靠泊并不以货物是否报关为条件。**公司认为船舶不能靠泊是**公司的责任,但缺乏事实依据。基于上述理由,**公司无权要求赔偿船期损失。因此,法院驳回了**公司的诉讼请求。**公司对海事法院的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他们认为,原判认定“大东海”轮到达合同约定的码头泊位不以货物是否报关为条件与事实不符。他们还表示,原判没有明确说明“大东海”轮不能及时抵达合同约定的码头泊位的原因,并且认为船舶不能靠泊是租船人的过失造成的。

二审请求

**公司在二审中请求法院作出公正判决,认为他们有权要求赔偿船期损失。他们指出,船东请求的是船期损失,而不是滞期费。他们认为原审法院认定**公司请求船期损失没有合同及法律依据是不当的。根据上述情况,**公司希望二审法院能对本案进行公正判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船舶碰撞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

    船舶碰撞事故的一般规律、常见原因和主要预防措施。事故常发生在特定区域和时间,如港口、狭水道等,雾天和大潮汛日前后是事故高发期。船员素质缺陷、瞭望疏忽等是常见原因。预防事故的关键是树立本质化安全观念,合理使用VHF,加强安全教育和提高船员素质。

  • 原告信息

    七名原告因船员劳务合同纠纷起诉两被告茂名市**船舶运输有限公司和中国**燃料供应茂名公司的案件。邵*轩在“茂中燃02”轮上工作并因病去世,其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两被告支付邵*轩的劳务报酬8,000元,并确认该劳务报酬具有船舶优先权。原告提供了相关证

  • 案情

    中山市饲料厂与沈阳市总公司之间的玉米买卖合同纠纷。合同签订后,饲料厂将玉米交给珠成办事处托运,但在运输过程中,“太白山”轮遭遇碰撞事故导致玉米损失。经过责任划分和协商,由**公司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损失。饲料厂提起诉讼后,海事法院和二审法院对案件进行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的相关规定。内容包括船舶碰撞的定义、碰撞船舶的赔偿责任、船舶触碰引起的侵权纠纷、赔偿责任承担、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船载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承运船舶的赔偿责任以及提供证据的责任等。规定自5月23日起施行。

  • 船舶污染的法律分类
  • 拆迁赔偿员工安置费的必要性
  • 船舶碰撞的法律处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