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深圳迅隆船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崔铁鹰,总经理。委托代理人:赵劲松,该司法律顾问。委托代理人:邓晓茅,广东其正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防城港市金湾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翁兆金,总经理。委托代理人:尹年长,男,汉族,湛江海洋大学教师。被告:广西海洋运输公司。法定代表人:何建平,总经理。委托代理人:袁晓勇,邕江律师事务所律师。
审判机关:北海海事法院。合议庭组成人员:审判长:张德生;审判员:张乾成、倪学伟。
审结时间:2001年12月19日。
原告称,2000年9月7日晚2100时,原告所属“迅隆二号”客船从香港港澳码头开出,当其驶入北航道后,发现一小型货船(被告属下“雄昌一号”)从其右舷前方驶来,我船迅速采取避让措施,鸣笛一声,紧急减速停车,但两船仍发生碰撞。原告认为,此碰撞是由于“雄昌一号”轮未保持正规了望、未采取安全航速行驶、未选择恰当时机穿越航道、在存在碰撞危险时未采取有效避让措施所致。原告要求法院判令被告承担全部碰撞责任,并赔偿原告的修理费用和船期损失。
被告金湾公司辩称,船舶碰撞属实,但原告在航道内高速航行,疏于了望,应负碰撞的主要责任,被告方仅负次要责任。被告主张原告修船费用中不属于碰撞损失的部分应予剔除,并表示被告只应按碰撞责任比例分摊合理的碰撞损失。被告海运公司辩称,该公司既非“雄昌一号”轮船东,也非该轮经营人,且该轮船员不是该公司所派,因此对该碰撞事故不承担任何责任。
北海海事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2000年9月7日2100时,原告所属“迅隆二号”客船从香港中环港澳码头驶离,开往深圳蛇口。该船驶入维多利亚港北航道,沿着东南至西北的真航向320°、航速30节驶近四号浮标附近。被告所属“雄昌一号”轮由二副苏伟成操舵,船长高应光控制车速,水手翁兆金观测雷达,于2035时载运锑锭自香港葵涌货柜码头去锚地待泊。当时,香港地区海面天气状况良好,东北风4级,轻浪,能见度3—5海里。2107时,“迅隆二号”轮发现其右舷正横前约0.4海里处的“雄昌一号”,遂即鸣长笛一声并操左满舵避让,但在发生舵效之前被“雄昌一号”轮撞中其右舷第18至23号肋骨间。从“迅隆二号”轮发现“雄昌一号”轮至两船相撞,相隔约20秒钟。据香港海事处雷达监测显示图表反映,两轮在碰撞前均没有明显的减速和避让行动。当晚,“迅隆二号”轮被拖轮拖至香港友联船厂有限公司停靠和修理。次日,原告委托中国船级社并会同保险人华安财产保险公司委托的中国检验有限公司对该轮碰撞损伤进行检验,并形成了书面检验报告。该报告列述了“迅隆二号”轮的损坏项目和修理费用。此后,原告委托中国船级社对“雄昌一号”轮进行检验,但由于该船长拒绝验船师登船,检验未果。然而,该船长及其水手在香港海事处调查中承认缺乏雷达观测训练和操船基本常识,船长还在调查报告中提到了“雄昌一号”轮左船头擦伤油漆的情况。
航行中产生的额外费用,包括港口费、船员工资和给养等船舶消耗费用、船舶修理费、货物灭失损失费、运费损失费、特殊费用和保险费等。同时,文章还明确了不能列入共同海损的费用范围。
船舶碰撞造成的损害,包括船舶损失赔偿、船载货物损失赔偿以及人身伤亡赔偿的范围和赔偿方式。船舶损失分为全损和部分损失,赔偿方式有所不同。船载货物的损失赔偿取决于全损或部分损失。负有过失的一方应承担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
船舶污染责任保险的定义与特点。该保险旨在针对船舶上燃油、载运油品等泄漏造成的污染损害,由船舶所有者或管理者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其特点是船东可单独投保,保险责任范围扩大,费率制定更加科学合理,以及赔偿责任限额增加。该保险为船东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保障,并有
利比里亚易迅航运公司与巴拿马金光海外私人经营有限公司之间的船只碰撞案件。案件涉及两艘船只“易迅”轮和“延安”轮在特定海域发生碰撞,导致“易迅”轮沉没和“延安”轮受损。原告提出了海事请求权保全申请,天津海事法院裁定准许并扣押了被告的船只。被告提供了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