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拨用地的范围及取得途径
时间:2025-02-23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土地使用权划拨的对象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确定的。划拨用地的范围究竟有哪些?是哪些法律对此做的规定?下文手心律师网小编将详细为大家解答,欢迎阅读!
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无偿将土地使用权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除非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并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这一规定是迄今为止在立法层面上对土地使用权划拨这一概念所作的最权威的定义。
划拨用地的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以下建设用地可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以划拨方式取得:(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
划拨用地的取得途径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的规定,军事、社会保障性住房和特殊用地等可以继续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积极探索实行有偿使用,对其中的经营性用地先行实行有偿使用。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取得方式
房地产开发商如何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问题。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出让、转让、拍卖、出租等方式获取。不同的出让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土地用途和条件,包括拍卖、招标、协议和挂牌出让等。各种方式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公平、公正和高效利用。
-
城镇建设用地范围的构成
城镇建设用地的范围及其构成。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绿地以及特殊用地等类别。同时,也介绍了城市用地的构成,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
-
以租代征行为的法律分析
“以租代征”行为的法律分析。该行为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扩大建设用地规模。文章指出这种行为严重违反土地法律法规,违背土地管理和国家长远利益。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申请使用国有土地,涉及农用地
-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重要性
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的重要性。依据著作权法,著作权人应签订许可使用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内容包括权利种类、专有/非专有使用权、使用地域和期间、付酬标准和办法、违约责任等。在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时,双方应明确转让的权利范围和具体内容,确保著作财产
-
小产权房的公证问题
-
我国土地管理实施垂直管理
-
粤国土资(建)字〔〕5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