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一旦拆迁范围确定,拆迁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以下活动:
在拆迁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任何与房屋的新建、扩建或改建相关的活动。
拆迁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房屋和土地的用途,即不能将原有的房屋和土地用于其他目的。
在拆迁范围内,单位和个人不得租赁拆迁房屋。
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应当向相关部门发出书面通知,要求暂停办理与上述事项相关的手续。通知中应明确暂停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如果拆迁人需要延长暂停期限,必须经过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批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1年。
开展任何建设项目的开工建设,必须先取得建设用地所在政府计划委员会的立项批准文件,以获取合法的建设许可。
用地单位需要携带建设项目批准文件到当地政府的规划局或规划办公室,办理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在办理完前两项批文后,用地单位需要向当地国土资源局申请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国土资源局将对申请进行审查,如果认为该用地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将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
拆迁人需要对规划拆迁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居住人口、地理环境和被拆迁户的经济条件进行调查核实,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并分析可能出现的情况和走势。然后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拆迁工作方法,并确定拆迁期限。
拆迁人必须在专业银行开设专门的拆迁资金账户,按照拆迁工作的需要,足额存入拆迁资金,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拆迁人在满足上述条件后,持有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到当地的房地产管理局或建设局办理拆迁许可证。只有取得拆迁许可证后,才能实施拆迁。
拆迁许可证发证单位在核发拆迁许可证的同时发布拆迁公告。拆迁公告内容包括拆迁人名称、拆迁实施单位、拆迁范围、拆迁期限、搬迁日期等信息。
拆迁公告发布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以下活动:
(一) 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新建、扩建、改建
(二) 房屋买卖、交换、赠予、租赁、抵押、析产、分列房屋租赁户名
(三) 改变房屋和土地用途
(四) 企业工商登记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法人登记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民法典》与《婚姻法》中关于离婚房产归属问题的规定。父母离婚时将房产赠与孩子需过户后才生效,未过户期间房屋仍属于夫妻双方。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对双方有法律约束力,但如果出现欺诈、胁迫等情形,可以请求变更或撤销。对于已交付给子女的房屋,即使未过户,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离婚后房屋过户是否需要缴纳税款的问题。根据我国婚姻法和国家税务总局的批复,夫妻共有房屋产权的变更不属于房屋买卖行为,因此离婚后办理房屋产权变更不需要缴纳契税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