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物孳息的行权时间
时间:2025-07-10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质权人在占有质押物期间,质权人要承担妥善保管质物的义务,如果保管不当造成损失的,由质权人进行赔偿,而质押物是有可能产生孳息的,那么质押物孳息的行权的时间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质押物孳息是在质押期间产生的。因此,质押物孳息的行权时间应当在质押期间进行。一旦质押合同解除,质押物孳息权将不再有效。
质权合同的订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百一十条的规定,设立质权需要当事人以书面形式订立质权合同。
质权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 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 质押财产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
- 担保的范围
- 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
质权人的权利
根据担保法,质押权人享有以下权利:
- 占有质物:质物应为动产,特定化的金钱形式如特户、封金、保证金也可用作质押。
- 收取孳息:质权人有权收取质物的孳息,但质权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质权人收取的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擅自使用、出租、处分质物,因此给出质人造成损失的,质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质权的保全:如果质物有损坏或价值明显减少的可能,足以危害质权人的权利,质权人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出质人不提供担保,质权人可以拍卖或变卖质物,并与出质人协议,将拍卖或变卖所得的价款用于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向与出质人约定的第三人提存。
- 优先受偿: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的,质权人可以继续留置质物,并以质物的全部行使权利。出质人清偿所担保的债权后,质权人应当返还质物。债务履行期届满,出质人请求质权人及时行使权利,而质权人怠于行使权利致使质物价格下跌的,由此造成的损失,质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转质: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可以经出质人同意,以其所占有的质物为第三人设定质权以担保自己的债务。但应当在原质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之内,超过的部分不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转质权的效力优于原质权。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为担保自己的债务,在其所占有的质物上为第三人设定质权的无效。质权人对因转质而发生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质押是否需要股东大会的批准
关于股权质押是否需要股东大会批准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如果质权人是公司股东,则不需要股东大会同意;如果是公司股东以外的人,则需要经过股东会议的通过。同时,文章还涉及股东间股权转让的规定和可质押的权利范围。
-
质押合同的基本条款
质押合同的基本条款,包括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质押财产的描述、担保的范围、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等。文章还介绍了质押的类型、质权的定义和担保效力,以及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的责任和处理方式。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存续期间和不知情的第三者的
-
质权人与出质人的关系
质权人与出质人的关系以及他们在质押活动中的操作。质权人可以通过征信制度确定出质人的信用水平,并据此设定质押率和授信额度。对于物流中心的监管,需签订“仓储监管协议”以确保质权人的监管权。质权人与出质人签订的《质押协议》应明确保证金制度、强制平仓线等条款
-
质权人的义务和责任
质权人在管理和使用质物中的责任和义务。质权人有妥善保管质物的义务,如保管不善导致质物损失,需承担民事责任。出质人可要求质权人提存或提前清偿债权并返还质物。当债务履行完毕或第三人代为清偿时,出质人有权要求返还质物。涉及第三人权益的,在代为清偿或丧失所有
-
动产质押
-
质押物孳息的行权时间
-
股权质押后可否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