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重从轻处罚的情形
时间:2025-04-27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行政处罚重从轻处罚的情形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1、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2、受他人胁迫进行违法行为;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并表现出立功;4、其他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对于轻微违法行为并及时纠正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情况,不予行政处罚。
二、正确执行从轻处罚的方法
为了正确执行从轻处罚,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中间线分割法”。该方法将某一处罚幅度内的最高额罚款数额与最低额罚款数额平均分割,以此分割点为界限,界限以下的数额为从轻处罚的幅度。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十三条规定进行有奖销售的,… …,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根据“中间线分割法”,该幅度违法行为的当事人如果具备法定从轻处罚情节,应当将十万元分割,即以五万五千元为中间线,五万五千元以下为从轻处罚的幅度。然而,筆者认为该方法不可行,原因如下:(一)中间线分割的方法不合理根据上述例子,五万五千元到一万元为从轻处罚,五万五千元到十万元则为从重处罚。然而,根据前文所述,没有法律明确规定不能从轻或从重处罚,因此对于没有从轻或从重处罚情节的当事人,处罚数额只能是五万五千元,这显然不合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是法定的自由裁量幅度,应当根据具体的行政违法情节、性质、危害结果等因素量罚,而不能一概罚款五万五千元。(二)法律没有规定处罚幅度的中间线现行的法律法规没有规定行政处罚的中间线,有些行政处罚的中间线也无法确定。例如,《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四条规定:“… …,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在这种情况下,中间线分割的参照标准的最高处罚为2万元,但最低处罚额很难确定是0元、1分、1角还是1元。此外,《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当事人应当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如果该当事人具备法定从轻处罚情节,采用中间线分割的方法就会出现分割点为拘留7天半的尴尬局面。(三)正确的从轻处罚方法综上所述,正确的从轻处罚方法应当先抛开从轻处罚的情节,综合考虑案情,作出拟行政处罚决定,然后在拟处罚的幅度基础上根据从轻情节,作出比拟处罚幅度低的行政处罚决定。例如,《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 。”根据该条规定,如果某无照经营当事人应当处以1万7千元罚款,并且该当事人又具备法定从轻处罚情节,根据从轻处罚的情节,可以作出1万7千元以下的罚款决定。通过这种方法,即使案件的情节、事实、性质严重,当事人即使具有从轻情节,其罚款数额也有可能超过中间线分割的1万元,因此更符合行政处罚“过罚相当”的要求。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公益投诉是否适用行政复议
公益投诉是否适用行政复议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益投诉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哪些情形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主要包括对各类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许可证等决定不服,以及认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情
-
卖黑车的刑事责任
卖黑车的刑事责任,即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的相关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赃物而参与相关行为将被定罪处罚。卖黑车罪的罪体包括窝藏、转移、收购和代为销售四种情形,其客体是赃物,责任形式是故意。
-
非法拘禁罪致人轻伤的定罪标准
非法拘禁罪致人轻伤的定罪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非法拘禁并造成受害人轻伤,需进行民事赔偿并受到相应刑事处罚。文章还详述了不同情形下非法拘禁的处罚标准,如涉及重伤或死亡等情况。此外,文章提及了非法拘禁的立案程序及立案标准,如持续时间、
-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法律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的行为将受到处罚,包括一般情形和特定人员的非法出租、出借枪支行为。犯罪情节严重程度将影响刑罚,最严重的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索贿量刑标准
-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认定及相关处罚
-
共同犯罪主犯是否必须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