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是否具有继承和接受赠与权利
时间:2025-05-26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以往的法律规定表明,离开母体的自然人是具有全部或部分民事行为能力的,当其处于胚胎或胎儿状态,未离开母体时并不具有。那么,胎儿有继承和接受赠与的权利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一、胎儿继承权的保护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就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尽管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但在继承法领域,胎儿的继承利益却得到了明确的保护。根据《继承法》第28条的规定,在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尽管胎儿在出生时被视为死体,但其保留的份额仍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定进行处理。因此,尽管胎儿在开始继承时尚未出生,但法律仍规定应当保留胎儿的一定继承利益。
二、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相关规定
胎儿继承份额的保留是指在遗产分割时,如果存在胎儿(该胎儿出生后应属于被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范围),应当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尽管胎儿尚不具备民事权利主体资格(注:在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主体资格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但为了保护胎儿的利益,各国都强调在遗产分割时应考虑对胎儿进行特殊保护。对于保留胎儿份额的处理,取决于胎儿在出生时是死体还是活体:1. 如果胎儿在出生时是活体,则保留的份额归该婴儿所有,并可由其母亲代为保管。2. 如果胎儿在出生后不久即死亡,则保留的份额归该婴儿所有,但应由该死亡婴儿的法定继承人按照法定继承规定处理。3. 如果胎儿在出生时即为死胎,则保留的份额将由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再进行分割。
三、最新法律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在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被视为死体,保留的份额将按照法定继承规定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产遗嘱样本
一份房产遗嘱样本,立遗嘱人详细列出自己的财产情况,包括房产、股权和债权等,并指定了遗嘱执行人。为了避免继承人因遗产继承问题发生争执,立遗嘱人在特定日期立下本遗嘱,明确了遗产的处理方式。
-
家庭关系主体与婚姻关系主体的区分
家庭关系主体与婚姻关系主体、继承关系主体的区别,以及不同国家在家庭关系主体方面的法律规定差异。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我国家庭关系主体的构成条件,包括近亲属关系和法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此外,文章还区分了家庭关系主体与家庭成员、亲属之间义务关系的不同。
-
二婚婚前买房一方去世后财产如何分割
二婚婚前买房一方去世后财产分割的问题。根据继承法,婚前购买的房屋属于个人财产,按照遗嘱或法定继承人继承。婚前个人房产的分割需考虑不同情况,如共同偿还贷款等。在离婚时,共同财产可协商或根据法院判决分配,而房屋产权以物权登记为准。
-
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影响
关于继承权的法律条例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议题,即在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情境下会产生的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样的行为不论最终是否成功,继承人都会丧失继承权。文章强调了法律对于这种行为的态度和立场。
-
离婚时房产的不可分割性
-
债权人死亡后借条的有效性问题
-
遗嘱对私生子的财产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