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学时

时间:2025-03-08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7434
会计们整天和数字打交道,对数字有高度的敏感性。生活中我们都会记住一些比较重要的日子,对生日、特殊纪念日的数字很敏感,而作为会计行业的工作人员则要必须掌握一些特殊日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让会计敏感的时间数字究竟有哪些?

会计人员需要每年进行继续教育,学习一定数量的学时,以保持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提升。

开户人资料变更开户银行办理变更后2日内向人民银行报告

当开户人的相关资料发生变更,开户银行需在变更后的两个工作日内向人民银行报告该变更情况。

银行账户开设后三天后方可办理业务、开设一般存款账户等的应在开户后3日内书面通知基本账户银行、托收承付中验单付款的期限

银行账户开设后的第三个工作日起,才能办理各种业务,如开设一般存款账户等。同时,开户人应在开户后的三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基本账户银行,并规定了托收承付中验单的付款期限。

开户后资料变更的变更后5日内提出变更、开设一般存款账户等的应在开户后5日内向人民银行备案

当开户后的相关资料发生变更,开户人需在变更后的五个工作日内提出变更申请,并在开户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向人民银行备案该变更情况,同时可以申请开设一般存款账户等。

月度财务报告在月度终了后对外提供

每个月结束后,需要向外部提供该月的财务报告。

对于财务人员反映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收支单位领导人作出书面处理意见的期限、从业资格的限期办理期限、支票的提示付款的期限、托收承付中验货付款的期限、外出经营活动税收证明期满后10日缴销、商业汇票到期后的提示付款期

财务人员对于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收支单位领导人的行为,需要在一定期限内提出书面处理意见。从业资格的办理也有限期要求。支票的提示付款和托收承付中验货付款也有特定的期限要求。外出经营活动税收证明到期后,需要在十个工作日内进行缴销。商业汇票到期后,也有特定的提示付款期限。

季度财务报告在季度终了后对外提供,遗失税务登记证件15日内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期限、领取税务登记证件后15日内将财务制度报送税务部门、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告

每个季度结束后,需要向外部提供该季度的财务报告。如果税务登记证件遗失,需要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注销税务登记也有特定的期限要求。领取税务登记证件后,需要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将财务制度报送给税务部门。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后,需要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向税务机关报告。

从业资格证的办理期限

从业资格证的办理需要在一定期限内完成。

开户一年内未发生业务的30日办理销户、办理税务登记的期限、税务机关受理后30日内发证、税务登记证的变更登记、外出经营活动税收证明的一般期限为30天,最长不超过180天

如果开户一年内未发生任何业务,需要在三十个工作日内办理销户手续。办理税务登记也有特定的期限要求。税务机关受理后,需要在三十个工作日内发放税务登记证。税务登记证的变更登记也有特定的期限要求。外出经营活动税收证明的一般期限为三十天,最长不超过一百八十天。

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的期限

银行汇票需要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提示付款。

半年度财务报告在半年度终了后对外提供

每个半年度结束后,需要向外部提供该半年度的财务报告。

银行本票的提示付款的期限、汇总2个月内无法交付应退汇

银行本票需要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提示付款。如果在两个月内无法交付,应退还本票。

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90天内进行上岗注册登记

持证人员在开始从事会计工作后的九十天内,需要进行上岗注册登记。

延期交纳税款的最长期限、纳税人被纳入非正常户超过3个月的税务机关可宣布税务登记证件无效

延期交纳税款的最长期限有特定的规定。如果纳税人被纳入非正常户超过三个月,税务机关有权宣布其税务登记证件无效。

年度财务报告在年度终了后对外提供

每个年度结束后,需要向外部提供该年度的财务报告。

外出经营累计超180天的应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

如果外出经营的累计时间超过一百八十天,需要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

持证人员离岗6个月应进行离岗备案、商业汇票的最长期限

持证人员离岗超过六个月,需要进行离岗备案。商业汇票也有特定的最长期限要求。

纳税人停业的最长期限、年度终了后会计档案由会计室保管1年

纳税人停业的最长期限有特定的规定。年度终了后,会计档案由会计室保管一年。

财会类中专以上毕业生在2年内可免试会计基础、电算化、临时存款账户的最长期限

财会类中专以上毕业生可以在两年内免试通过会计基础、电算化等科目的考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在**公司领域实施原则监管的可行性

    在企业集团公司中实施原则监管的可行性。原则监管强调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自主权,以及金融机构的自我管理和经营环境在监管中的作用。与规制监管相比,原则监管更具灵活性,但也面临依法监管与原则监管的矛盾,需要建立可预见性的前提并寻求更多违反原则处罚的成功案例

  • 我国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设立和运营进行了规范

    中国保险法对保险公司的设立和运营的规范。包括设立条件、注册资本、保证金缴存、运营和监管、责任和义务以及破产和解散等方面。保险公司需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满足一系列条件,其注册资本和保证金缴存都有明确规定。在运营过程中需遵守相关法规,报送各类报告

  • 营业执照股东变更的法律程序

    营业执照股东变更的法律程序。包括提交材料前往工商局变更手续,前往质量技术监督局、税务局办理相关手续。对外商投资企业而言,还需前往商务局办理批复和批准证书的变更手续,并前往统计局、外汇局、财政局办理多项变更手续。

  • 国家信访局发布《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

    国家信访局发布的《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该规则明确了适用范围和目的,规范了工作程序,引导信访人向诉讼途径解决诉求。同时,为了推进依法分类处理工作,国家信访局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清单、公布工作规程等。该规则的发布将进一步规范和制度化各地

  • 金融机构领取金融许可证所需提供的材料
  •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学时
  • 委托第三方处理儿童信息是否需进行评估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