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债权人造成的风险
时间:2025-04-28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合同法规定下的风险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权人在诉讼中只要抽走利息,法院就会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然而,实践中债权人可能采取一些不利于自己的做法来规避法律风险。其中一种做法是预先扣除利息,但这部分利息没有在借款合同或借款凭证中明确体现。另一种做法是进行大额借款,只有借条或收条,没有相关证据作为佐证。因此,在借款之前,建议咨询律师以提前防范法律风险。
案例:借款欠款争议
以a公司从b公司借款2300万为例,a公司出具了两张收条,其中表明收到b公司300万现金和2000万代偿款(代为偿还a公司欠银行的贷款)。在诉讼中,a公司声称300万为提前扣除的利息。然而,由于这笔款项是以现金形式交付的,b公司无法提供款项交付凭证,也无法准确陈述这笔大额现金交付的时间、地点及款项来源等情况。同时,作为企业法人,这笔款项也没有账册凭证。因此,b公司无法证明已经交付了300万,法院只能认定这300万没有实际交付,因此a公司无需偿还这300万。
对债务人造成的风险
债权人规避法律的有效办法
尽管合同法有明确规定,但前文提到债权人仍然可以采取一些办法规避法律。这里要介绍一种债权人规避法律的有效办法。例如,债权人甲借给乙20万,并约定提前扣除5万元利息。在这种情况下,甲可以先通过银行将20万转给乙,然后乙再以现金形式归还5万元给甲,实际借款只有15万元。如果乙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他支付了5万元利息,法院只能认定甲实际借款给乙的金额为20万元。司法审判的理由是合法的民间借贷应受到法律保护,双方都应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律师的建议
作为律师,我经常会问当事人是否有证据,有何证据。这并不是不信任他们,而是因为在法律诉讼中,“打官司就是打证据”。有句法谚说:“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因此,我建议在重大交易之前一定要咨询律师,并提前收集和留存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这是防范法律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对代位权的行使规定
关于代位权的法律规定。当被执行人无法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时,法院可根据申请执行人的请求要求第三人履行债务。此外,合同法中的代位权是一种债权保全方式,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方债务人的权利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的行
-
连带保证合同的权利主张方式
连带保证合同权利主张的方式,指出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和保证人主张权利。担保人履行担保责任有时间限制,债权人需在合同约定的担保期间或法定的六个月内要求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否则将失去法律保护。同时,根据不同担保合同条款,担保责任的期限和条件也有所不同。
-
质押合同的基本条款
质押合同的基本条款,包括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质押财产的描述、担保的范围、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等。文章还介绍了质押的类型、质权的定义和担保效力,以及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的责任和处理方式。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存续期间和不知情的第三者的
-
债务人提存的法律效力
债务人提存的法律效力,包括债务消灭、风险承担和孳息归属、提存物领取权限以及对债权人领取权的限制等。提存是当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导致无法交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将其交给提存机关以消灭债务的制度。在特定情况下,如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下落不明、死亡或丧失
-
担保人的作用及担保范围
-
逃避债务的法律后果及相关案例分析
-
金融债务风险及其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