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事责任 > 海事赔偿 > 船运输损害赔偿的标准

船运输损害赔偿的标准

时间:2024-10-04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787
船运输损害是指在船舶上所引起的损失。国家规定的船运输损害赔偿范围是什么?船运输损害赔偿是怎样规定的?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船运输损害赔偿的标准有关规定的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赔偿范围

根据航运发展的趋势,船舶的经营管理模式变得越来越复杂,承担航运风险和对船舶负责任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主体不再仅限于船舶所有人,而是包括以下四类人:

1.船舶所有人

包括船舶承租人和船舶经营人。

2.救助人

3.船舶所有人和救助人对其行为、过失负有责任的人

这主要指的是船长、船员和其他受雇人员。

4.对海事赔偿请求承担责任的责任保险人

需要注意的是,条件责任主体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享受责任限制。如果经证明,赔偿请求的损失是由于责任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损失而轻率地作为或者不作为造成的,责任人就无权请求责任限制。

二、船运输损害赔偿的标准

根据《海商法》及其他相关法规的规定,海事赔偿限额按照以下标准计算:

(一)300总吨以上船舶的赔偿限额

根据《海商法》第210条的规定,对于300总吨以上的船舶,人身伤亡和非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按照船舶总吨位分级计算。

1.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

  • 总吨位300吨至500吨的船舶,赔偿限额为333,000计算单位。
  • 总吨位超过500吨的船舶,500吨以下部分适用前项规定;500吨以上的部分,应当增加下列数额:
    • 501吨至3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500计算单位;
    • 3001吨至3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333计算单位;
    • 30001吨至7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250计算单位;
    • 超过7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167计算单位。

(二)不满300总吨的船舶以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的赔偿限额

根据交通部《关于不满300总吨船舶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海事赔偿限额的规定》(1994年1月1日施行),不满300总吨的船舶以及沿海运输、沿海作业船舶的赔偿限额如下:

1.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

  • 超过20总吨、21总吨以下的船舶,赔偿限额为54,000计算单位。
  • 超过21总吨的船舶,超过部分每吨增加1,000计算单位。

2.非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

  • 超过20总吨、21总吨以下的船舶,赔偿限额为27,500计算单位。
  • 超过21总吨的船舶,超过部分每吨增加500计算单位。

3.从事中国港口之间货物运输或者沿海作业的船舶,不满300总吨的,其海事赔偿限额按照本规定所规定的赔偿限额的50%计算;300总吨以上的,其海事赔偿限额按照《海商法》第210条第1款规定的赔偿限额的50%计算。

4.同一事故中的当事船舶的海事赔偿限额,有适用《海商法》第210条或者本规定的,其他当事船舶的海事赔偿限额应当同样适用。

(三)不以船舶进行救助作业或者在被救船舶上进行救助作业的救助人的赔偿限额

不以船舶进行救助作业或者在被救船舶上进行救助作业的救助人,其责任限额按照总吨位为1,500吨的船舶计算。

(四)海上旅客运输的旅客人身伤亡赔偿责任限制

根据《海商法》第211条规定,海上旅客运输的旅客人身伤亡赔偿责任限制,按照46,666计算单位乘以船舶证书载明的载客定额计算赔偿限额,但是最高不超过25,000,000计算单位。

(五)中国港口间海上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

根据交通部《港口间海上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规定》(1994年1月1日施行),中国港口间海上旅客运输赔偿责任限额如下:

  1. 旅客人身伤亡的,每名旅客不超过40,000元人民币;
  2. 旅客自带行李灭失或者损坏的,每名旅客不超过800元人民币;
  3. 旅客车辆包括该车辆所载行李灭失或者损坏的,每一车辆不超过3,200元人民币;
  4. 上述第2项和第3项以外的旅客其他行李灭失或者损坏的,每千克不超过20元人民币。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该规定,承运人和旅客可以以书面形式约定高于40,000元人民币的赔偿限额。同时,海上旅客运输的旅客人身伤亡赔偿责任限额,按照40,000元人民币乘以船舶证书规定的载客定额计算赔偿限额,但是最高不超过210,000,000元人民币。

总之,以上规定适用于对船舶上的人和物进行赔偿。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护受害人利益的诉讼时效起算标准

    保护受害人利益的诉讼时效起算标准。文章提出在确定诉讼时效起算时间时,应当以保护受害人的利益为出发点,更多地采用“知道”的标准而不适用“应当知道”的标准。考虑到专业因素,如某些药品的毒副作用损害难以被普通人了解,起算时间应考虑此特殊性。对于人身损害赔偿

  •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及责任承担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及责任承担。归责原则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并促进案件开展。责任承担方面,责任主体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按份责任,免责事由包括确定具体侵权人、举证自己非侵权人及不可抗力。赔偿标准参照相关法律规定。

  • 产品缺陷责任的规定

    产品缺陷责任的规定。对于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缺陷责任,法律有不同规定。生产者承担严格责任,销售者承担过错责任。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明知产品不符合标准的企业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支付高额赔偿金、承担民事赔偿

  • 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决定书

    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处理的一起申诉案件。申诉人次-仁因错误逮捕向拉萨市人民检察院提出赔偿申请,经过一系列的法律程序,最终向高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提出申诉。案件涉及申诉人被拘留、逮捕及释放的过程,以及赔偿申请、不予确认、复议、刑事确认复查和

  • 国际贸易中的无单放货问题
  • 共同海损案例分析及责任承担
  • 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