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区域协同发展重要国家战略,加快经济紧密联系地区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步伐,海关总署决定在广东地区海关启动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从2014年9月22日起,首先在广东地区空运、海运口岸启用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方式。从2014年12月1日起,在陆路口岸也将启用此通关方式。
广东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方式适用于广东地区企业在广东地区各口岸海关进出口的货物。广东地区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向经营单位注册地、货物实际进出境地海关或其直属海关集中报关点办理申报、纳税和查验放行手续。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口岸清关、转关、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属地申报属地放行、区域通关一体化等任何一种通关方式。
取消广东地区报关企业跨关区从事报关服务的限制,允许报关企业在广东地区一地注册、省内报关。报关企业在广东地区内任一海关备案的分支机构,均可以在广东地区各海关从事报关服务。
广东地区海关间互认商品预归类、价格预审核、原产地预确定和许可证件、归类、价格等专业认定结果以及暂时进出境等行政许可决定。待系统完善后,在银行总担保及汇总征税项目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一份税款保函在广东地区海关互认通用。
广东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报关单审核、税单打印、税费核注核销、无纸转有纸、汇总征税试点等操作按现行规定办理。
广东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报关单可由企业根据物流实际需求,自主选择在口岸或属地海关监管场所实施查验。对需转运分流到属地监管场所实施查验的,进出境货物及其运输工具应符合海关途中监管的要求。
广东地区海关可凭电子放行信息办理货物出场(库、区)手续,实现卡口自动核放。
广东地区海关通过中国海关网上服务大厅和海关12360服务热线,为企业提供通关、舱单状态查询、疑难咨询等公共服务。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2014年9月9日
海域使用权的获取方式,包括依法批准、招标或拍卖获取。海域使用权人的权利与义务,包括依法使用海域、保护合理使用、不得从事未经批准的海洋基础测绘等。海域使用权的使用期限根据不同用途有所不同。在海域使用权变更、转让、继承、终止与收回以及争议解决等方面也有详
海域使用管理法,包括其目的、范围、海域定义、海域所有权和使用权、海洋功能区划制度、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义务和权利等方面。此法旨在加强海域使用管理,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盗窃案件立案侦查的标准,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治安状况,具体数额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在元以上的将被立案侦查。同时,一年内入户盗窃或在公共场所扒窃超过三次的情况也被认定为多次盗窃,需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海上运输的相关法律条文,包括总则和船舶两章的主要内容。旨在调整海上运输关系、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海上运输和经济贸易的发展。规定了海上运输、船舶的定义、适用范围、管理办法等。同时,详述了船舶所有权、船舶抵押权等具体内容,包括登记和转让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