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需要哪些证据谁来证明
时间:2025-04-02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实践中,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接触到有关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需要哪些证据,谁来证明这类的问题,但是因为我们对此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告诉您。
网络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在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时,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通过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如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若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而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却未采取必要措施,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固定证据的重要性
网络上发布的各种信息具有流动性,能随时滚动和更新,稍纵即逝。因此,当网络侵权纠纷发生时,及时固定证据变得至关重要。受侵害人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当事人需要自行保存侵权信息。然而,比起相关网页,一旦侵权信息被删改,这些证据的证明力非常有限。因此,受害人必须加强证据保全意识,尽可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方式固定证据,以赢得主动。
证据的固定方法
以下是几种固定证据的方法:1. 申请公证电子证据:公证电子证据是一种介于物证和书证之间的独立证据。可以通过打印件等书面化载体直接充分地证明原件内容。因此,当名誉侵权言论在网络上停留时间较长时,受害人可以向公证机关申请公证,对侵权时间、作者、具体内容等进行公证固定和保存。经过公证的信息被法律赋予较强的证明力,可以作为法院认定侵权事实的依据。2. 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查询侵权记录:网络服务提供者有义务对任何上网数据进行定期记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还对保障名誉权问题作出了特别规定,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发现其网站所传输的信息明显属于包括侮辱或诽谤他人在内的违法信息内容时,应当停止传输并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国家机关报告。这一规定为查实名誉侵权内容提供了法律保障。3. 及时举报:受害人可以及时向所载侵权内容的网站管理人员举报。现在许多网站都设置了类似举报栏或电子投诉系统,方便受害人第一时间向网站发出举报信息。另外,受害人还可以向公安或负责管理、稽查职能的行政部门举报。通过出警或查处记录,可以实现对侵权事实的固定。除了以上方法,如果必要,受害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证据保全措施。(本文仅供参考,如需法律咨询,请咨询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络维权的困难与法律保障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
网络骚扰电话一天了可以报警吗
网络骚扰电话的问题。个人或单位使用“呼死你”软件进行骚扰是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遭遇骚扰可选择报警或起诉,但维权困难,因证据难以获取和被告身份难以确定。骚扰电话不构成犯罪,但如果含有威胁恐吓或敲诈内容则可能构成犯罪行为。同时,《治安管理处罚
-
网络犯罪的特点
网络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网络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方式智能化、专业化,对象广泛,手段多样,且具有高互动性和隐蔽性。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络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将初步探讨网络犯罪防控对策。
-
网络犯罪种类
网络犯罪的两种主要类型。一是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等行为。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包括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等多种犯罪行为。文章全面介绍了网络犯罪的形式和种类,提醒
-
利用网络电话骚扰他人是否违法?
-
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需要哪些证据谁来证明
-
信息网络传播侵权主体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