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单位犯罪 >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

时间:2025-04-26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2505
对于社会上那些犯罪分子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犯罪份子,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与单位,这是相关法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那么,其中法律又是怎么规定的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体分为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

自然人主体

自然人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除了要求行为人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外,某些犯罪还必须具有特殊身份。

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行为人应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和智力发展程度,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

  1.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2. 已满14周岁但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负刑事责任。这是相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即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只对部分严重犯罪负刑事责任。
  3. 不满14周岁的人无论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4. 75周岁以上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对于已满14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对于不满16周岁的人,如果不予处罚,则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以上规定体现了对青少年犯罪以教育为主的精神。

单位主体

单位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这个概念比法人更为广泛,除法人以外还包括非法人团体。根据刑法第30条的规定,单位犯罪中的单位指的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也是单位犯罪的主体。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单位犯罪的双重处罚制度

    单位犯罪的双重处罚制度,其中单位被处以罚金,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可能面临个人犯罪的相同或较轻刑罚。在某些情况下,刑法也规定了单一处罚制度,仅对自然人进行处罚。如何确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犯罪的具体特征和认定

    单位犯罪的具体特征和认定,包括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认定及其责任情形。对于单位犯罪,除了对单位判处罚金外,还应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指在单位犯罪中起主要决策作用的人员,包括决策者及负有不可推卸责

  • 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构成要件及量刑规定

    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构成要件及量刑标准。该罪侵犯客体是妇女和儿童的身体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客观行为包括拐骗、绑架、收买、贩卖等。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有出卖目的。量刑方面,根据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从五年到死刑不等的刑罚

  • 个人独资企业是否构成单位犯罪?

    个人独资企业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不符合构成单位犯罪的条件,因为无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刑法中的单位犯罪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而个人独资企业并不在此范围内。同时,刑法采用了单位犯罪的概念,而没有采用法人犯罪的说

  • 猥亵罪的刑罚与构成要件
  • 贪污罪与滥发补贴的区别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内容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