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公法 >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 国际争端非强制解决方法 > 《纽约公约》第5条规定的可拒绝承认与执行

《纽约公约》第5条规定的可拒绝承认与执行

时间:2025-06-26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4182
已撤销国际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的依据承认与执行已撤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做法,在笔者看来也是为《纽约公约》所允许的。公约第7条(1)款第2项中规定:“本公约之规定不影响缔约国间所订立的关于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的多边或双边协定的效力,也不剥夺任何利害关系人在被申请承认和执行地国的法律或条约许可的方式及范围内援用仲裁裁决的任何权利。”该项规定也被称为公约中的“更优权利条款”,它说明当事人在向《纽约公约》缔约国申请承认和执行某一公约范围内的仲裁裁决时,既可选择公约作为请求的依据,也可选择被申请承认和执行地国的有关国内立法或该国缔结的有关其它条约作为请求的依据。当被申请承认与执行地国为《纽约公约》之缔约国,其认为该裁决即使有违反公约第5条第1款的情况(具体包括:当事人无行为能力和仲裁协议无效;未给予适当通知或未能提出申辩;仲裁庭超越权限;仲裁庭的组成和仲裁程序不当;仲裁不具有约束力或已被撤销或停止执行)时,未必就一定不予承认与执行。

根据《纽约公约》第5条规定,承认与执行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是可行的,而不是强制性的。此外,根据“更优权利条款”的存在,承认与执行已撤销的国际商事仲裁裁决也是可行的。第5条主要规定了可以拒绝承认与执行仲裁裁决的七种情形,其中前五种规定于第1款,后两种规定于第2款。

第1款规定的情形

第1款主要涉及裁决本身的效力和程序事项,是明确的规定,因此各国实践中的差异相对较小,问题不大。

第2款规定的情形

第2款是较为灵活的规定,包括被申请承认与执行国的主管机关认为争议事项不得提交仲裁,或承认与执行仲裁裁决违反该国公共秩序的两种情形。

对于第一种情形,通常每个国家的国内法都会特别规定某些事项不得仲裁。这些事项主要涉及非民事、非商事领域的争议,或者涉及一国的重大利益,因此不适宜交付仲裁解决。因此,一旦发生纠纷,通常只能采取诉讼等与仲裁相对的手段来寻求救济。例如,婚姻问题、反托拉斯问题、破产问题、知识产权的有效性问题等都是许多国家规定的不可仲裁事项。

如果某外国的仲裁机构对被请求国法律规定不可仲裁的争议事项作出仲裁裁决,被请求国可以拒绝承认和执行该裁决。

然而,随着各国对仲裁事项范围的逐渐扩大,各国对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也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态度。现在,一些被一国禁止仲裁的事项,如果其他国家对其作出仲裁裁决,也可以得到承认和执行。

考虑到国际商事仲裁的国际性质,即使某一仲裁解决的争议在被申请承认和执行国属于不可仲裁事项,只要承认和执行该仲裁裁决不会影响本国公共秩序,就可以承认和执行,而不必过分关注争议是否适合仲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情

    原告马某和张某与被告中国某银行汝南县支行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被告终止了二原告的合同工作,二原告经过劳动仲裁和法院裁定后,面临无法执行的问题。法院认定原、被告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有效合同,被告擅自终止合同属于违约行为。因仲裁裁决书中的被诉人中心分理处不具备

  • 涉外仲裁当事人申请外国法院承认仲裁裁决的程序

    涉外仲裁当事人申请外国法院承认仲裁裁决的程序。文章介绍了国际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的背景以及中国涉外仲裁当事人的申请程序,并建议委托专业律师办理申请事宜。同时,文章还涉及涉外仲裁中的法律适用,包括程序法律适用和实体法律适用,以及涉外仲裁适用实体法律的三大

  • 新的仲裁司法监督制度中的撤销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

    新的仲裁司法监督制度中撤销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及其对涉外仲裁的监督和制约作用。文章详细阐述了撤销裁决审查与仲裁协议效力异议审查的区别,以及撤销裁决审查和申请不予执行裁决审查的不同之处。在审查方式和效果上,撤销裁决审查具有主动性和广泛影响力,而申请不予执

  • 一、关于申请程序上的瑕疵

    关于申请程序上的瑕疵及可可协会的仲裁程序违规问题。指出了申请书中存在的签名问题、缺乏益都满公司合法存在的证明文件、裁决书的问题及翻译问题,认为申请书存在瑕疵,不予承认。同时,指出了可可协会在仲裁过程中未通知仲裁员和程序的问题,违反了相关法规,裁决应当

  • 国际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
  • 当前我国国内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的内容
  • 仲裁庭先予执行的案件分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